降水略多、台风偏强,高温日多……上海预测今年汛期气候有这些特点

2020年05月07日08:01  来源:东方网
 

记者今天从市防汛指挥部全体会议获悉,上海今年汛期将呈现“降水总量略多,影响台风强度偏强,对流性天气强度偏强,高温日数略多”特点。

汛期气候有三大特点

降水方面,预计汛期总降水量600~850毫米,较常年(684.5毫米)略多,比去年(1172.5毫米)偏少。需关注突发性局地暴雨以及持续性强降水、雷雨大风、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影响;

梅雨方面,入梅在6月中旬(常年6月17日),出梅在7月上旬后期至中旬(常年7月10日),梅雨期略长。梅雨量190~310毫米(常年243.1毫米),比去年(513.2毫米)偏少;

台风方面,影响本市的台风2~3个(常年2个,去年3个),影响台风强度偏强,且北上路径的概率增大,关注近海北上及西行台风对上海的风雨影响。

高温方面,汛期平均气温27℃左右,略高于常年(26.5℃),高温日数11~21天,较常年(15天)和去年(11天)略多。37℃以上的酷暑日数为3~7天,略多于常年(4天)和去年(4天)。极端高温39℃左右,高于去年(37.9℃)。

今年汛期有何影响?

今年汛期气候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据悉,在暴雨洪涝方面,预计长江中下游可能出现较重汛情,本市将出现较为明显的极端强降水过程,最大日降水量预计可达150毫米以上,易导致城市内涝及洪涝灾害,需重点做好防汛准备,特别是松江、青浦等地势低洼地区的防洪准备。

在台风方面,预计今年台风强度偏强,台风北上概率增大,需特别关注近海北上及西行台风对上海的风雨影响,特别是市区及沿江沿海郊区。注意防范大风对玻璃幕墙、高空建(构)筑物、行道树和沿海风电场的影响,做好堤防除险加固和人员疏散撤离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强对流天气方面,预计盛夏强对流天气多发,局地性强。除强降水外,要特别关注雷电、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电力基础设施和在建工地的不利影响,沿江沿湖地区还需防范突发性大风对水上运输和作业的不利影响。

在高温热浪方面,预计盛夏副热带高压偏强,极易出现持续性高温,将影响城市用电量、用水量以及市民健康,要做好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

气象部门如何应对?

为此,上海气象部门也将采取积极应对措施。首先是切实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进一步加强监测,围绕强对流、暴雨、台风、冰雹等突发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滚动做好长期、延伸期、中期、短期、短临预报,由远及近做好滚动递进式预报。针对灾害性天气过程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做好全流程跟进式气象服务。

另外进一步提升汛期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继续优化“工作提醒—灾害性天气预通报—天气预警—灾害性天气预警精细化跟踪服务—灾害天气过程性通报”五个环节的全链条式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机制,加强对防汛部门的强对流天气风险提示服务,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和处置争取必要的提前时间。充分发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作用和优势,通过新技术、新媒体、新渠道等强化预警信息发布,确保第一时间向政府、相关部门、重点单位相关责任人和社会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扩大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

还会加强气象对防汛防台指挥系统支撑能力。市气象局与市水务局共同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合作建立“防汛防台指挥系统+气象插件”系统级对接工作机制,加强气象插件对防汛防台指挥系统升级的数据应用支撑,基于观测资料以及预报预警产品等多源数据,开发气象专题图层,为防汛防台系统实时提供基于时间和立体空间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全力保障全市度汛安全。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服务管理工作。为贯彻实施《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市气象局与市应急局已联合印发《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规定》,规范了相关行业企业气象灾害防御主体责任。下一步,还将会同市应急局联合相关委、办、局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防御重点单位认定工作,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风险提示服务,提升基层气象灾害风险防控能力。

气象部门将密切监视气候系统的变化,及时滚动订正预测意见。

(责编:陈晨、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