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心理热线为长宁居民戴上“心灵口罩”

2020年03月19日13:54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你好,这段时间,我爸不管疫情总是早出晚归。我很担心!这里可以帮帮忙吗?”前不久,长宁心理服务公益热线80110808接到了一通来自英国的来电。身在英国的顾小姐因家住长宁的父亲对防疫工作不重视,担心他的身体健康,无奈远隔重洋,焦虑的顾小姐只能求助心理服务公益热线。

接到顾小姐的求助电话后,心理咨询师耐心倾听缓解她的焦虑情绪,随后联系顾小姐的妈妈核实情况,并将情况汇报长宁区政法委,指挥所在街镇心理服务工作站,在社区平安办和居委会干部协助下,上门跟进开展点对点防疫宣传。了解到顾老先生年迈,怕居家寂寞才频繁外出消遣,咨询师指导顾小姐多与父亲远程视频交流,填补顾老先生的情感空缺,同时建议让顾老先生参与家务,提出居家娱乐消遣建议,并通过小区物业保安加强居家监控。顾老先生表示认识到危险性,后续将积极配合,减少外出频率。

像顾小姐这样打来求助电话的市民不在少数。新冠肺炎不仅威胁着市民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着市民的心理健康。疫情发生后,长宁区委宣传部第一时间制定了《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公众心理疏导的工作方案》,召开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会议,充分发挥区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优势,做强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心态引导,做实由于疫情引起的各类心理问题疏导,引导群众正确看待疫情防控工作,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区委政法委迅速响应,统筹8家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建立区、街镇、居民区三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防控工作专班。为促进全区疫情心理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心理防控工作专班建立工作微信群,及时进行信息分享、工作交流、专家指导,进一步明确心理防控工作服务流程和指导原则,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双向服务,在线上向社会公布区心理服务公益热线80110808,24小时开放。截至3月13日,心理援助热线共计服务咨询量260余次。线下,区心理服务协会下设各社会组织,热心服务司法系统、各街道,开展各类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服务。了解到区看守所民警所处环境造成心理压力普遍较大的情况,心理疏导专业社工驻点看守所,及时维护和更新联络群,每天在群里分享心理疏导的文件、音频、视频,做好民警的心理疏导工作。

区其他相关部门也纷纷行动起来,组织专业力量,做细不同阶段、不同人群的心理服务。区卫健委派遣的长宁区援鄂队搭建起“沪鄂心连心”心理咨询室,为武汉一线医护人员提供现场心理调适服务。区精卫中心成立心灵护援突击队,重点关注疫情下的心理危机干预支撑服务,队员们撰写科普文章,传递科学防控知识,参与市级“健康云平台”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有效应对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的心灵疲惫及群众恐慌焦虑等情绪问题,并作为援鄂医疗队心理组背后的专家团队提供远程视频连线支撑服务,同时组成新冠疫情心理重建服务队,制定服务方案、工作职责和流程,积极做好治愈出院后具有心理服务需求的新冠疫情肺炎患者以及其他相关人群的心理疏导工作,目前共接听疫情相关咨询电话25通。

区文明办及教育局联合专业机构,组建了一支95人的“阳光成长”抗疫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探索实践“三一三全”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工作法。一是一线连心,心灵护航全覆盖。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通过4008216787热线电话、网站等方式,为全区未成年人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疫情期间共有效接听咨询电话64个,开展在线心理咨询13次。二是一案解锁,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通过一案一例,宣传发布疫情心理防控知识,开展未成年人心理疏导。三是一网传播,文明参与全员化。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市文明办、区文明委、市志愿者协会联手,借助爱奇艺APP平台,在全市市民中策划开展“春风化‘疫’、文明有‘方’”上海市疫情防控网络文明传播活动。

区总工会持续发挥职工心理疏导线上平台及热线电话作用,做好疫情期间职工居家办公以及各行各业职工复工后的心理疏导工作,通过“长宁工会”微信公众号发布多篇推文,共接听解答职工涉及疫情的心理疏导电话10个,积极策划面对职工的专业心理咨询师线上直播咨询活动及微课。

区妇联灵活运用线上线下不同工作抓手,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积极做好抗疫心理的社会疏导服务。通过“长宁女性”微信平台发布推文6篇,发挥长宁区“开心家园”志愿服务工作室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力量继续通过手机热线形式继续做好针对有需求的妇女开展心理疏导,并将心理疏导贯穿于维权工作,重点做好疫情期间困境儿童家庭的线上教育指导服务,疫情期间咨询及服务30余人次。(朱梅)

(责编:唐小丽、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