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上海抗疫,基层党员敲门把手指都敲肿了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曹玲娟

2020年02月06日10:44  来源:全国党媒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曹玲娟 2020-02-01)

“最困难的工作、最辛苦的岗位,党员必须先上,这个没有商量。这是我们入党宣誓时的承诺,是职责!”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的这句话激荡人心。

抗击疫情,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上海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党的诞生地依托党建引领,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有口皆碑。大江东工作室发现,面对疫情,一大批身在基层、身在百姓身边的社区党员,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英勇奋斗、扎实工作。他们中,有敲居民房门敲肿手指的党员社工,有日行两万步的社区党员干部,有一个人坚守14个日夜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他们有担当、肯吃苦、能战斗,关键时刻发挥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紧要关头,更显担当本色。大街小巷,万家灯火,这些基层党员们,是“魔都”最温暖的星火。

敲肿的手指,敲出居民的定心丸

一张照片在东姐的朋友圈里刷了屏,照片配文,“这是一位居委干部的手,敲门敲的。”

照片中沈怡敏的手,指关节已红肿且多处破皮。

这位敲门把手敲破皮的居委干部,是上海陕北居民区负责民政和老龄工作的党员社工——沈怡敏。

这张微信照片发布后,跟评的关键词都是“基层、最辛苦、点赞”等评论,还有一些热心人士提出“社区工作者要保护好自己,佩戴手套”等建议。得知那么多多在关心支持,沈怡敏笑了:“其实上门时有带手套,谢谢关心,我会保护好自己。”

春节期间接到疫情管控宣传排摸任务以来,沈怡敏就没休息过。走街串巷、上门走访,宣传疫情防护知识、排摸户数人员情况。她带的块内,实有户数约150户,虽数量不多,但北京西路这里都是老房子,出租率很高,连续几天上门排查,有些借出去的房子一直无人应答,常常跑空。“只能反复滚动上门,经常去敲(门),多做尝试。”

“咚咚咚……”连续敲门好几分钟之后,门终于缓缓打开了,一位80多岁的空巢老人蹒跚着前来开门,沈怡敏赶紧把疫情防控的温馨提示大声告诉老人,叮嘱她少出门、勤洗手、带口罩,注意自身防护。遇到老人不明白的,她再三耐心解释。

“老房子多,大多都是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有些耳朵不太好,敲门时间要长一些,力气要大一点,老人才听得见。”沈怡敏的经验之谈,也解释了为何带着手套依旧“受伤”。

将块内全都上门跑了一遍,所有户数情况全都清晰掌握,沈怡敏依旧忙个不停。反复上门也联系不上的,她尝试微信、电话联系房东,询问租客信息、返沪行程。返沪居民要及时登记、有湖北接触史的要及时掌握,这家的阿婆、那家的爷爷要重点关心,都挂在她心头。走访居民时看到1231弄大铁门链条脱落,她抓紧联系维修,居委防护物资不够,她到处想办法采购,还兼任财务报账——像只停不下来的陀螺。

沈怡敏已连续多日没有陪伴家人了,丈夫是位人民警察,也投身一线加班加点。这个春节,夫妻二人都将对家的眷恋化为使命与责任,给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给到需要守护的这方土地。“我是共产党员,国家、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应该坚守社区一线,义无反顾。”这是沈怡敏的真心话。

通知居民要“宅”,自己却日行两万步

“春节宅在家一动不动,哪天能动?”“钟南山说动才能动。”

疫情严峻,很多人都“宅”在家,微信运动步数少之又少。可1月30日,江宁路街道社区干部韦炳臻、陈燕的微信步数却超过了2万步。

江宁路街道社区干部陈燕在居民区巡查。

当天一早,开完工作例会,社区平安办这二位就忙碌起来,分别来到三星坊、武定坊、北京、蒋家巷等4个居民区“疯狂暴走”。

原来,前一天傍晚,他们和另外7名机关党员都收到通知:“各位党员同志:为了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特殊战役,你被抽调到社区防控组来加强街道疫情防控力量。”工作任务就是每天监督检查江宁路社区16个居民区群防群治的落实情况,包括检查门岗是否张贴公告、是否进行体温测量、是否设立快递外送物品集中堆放处,以及非本小区来访人员是否登记等内容。

4个居民区总面积0.56平方公里,涉及35个住宅小区。就算不带任务,一圈走下来也需要一个小时。陈燕和韦炳臻带着两张工作表格,检查了88个门岗,调试了18扇电子门禁,花了7个小时,才检查完了所有门岗防控情况。

“难点主要是居民的配合意识。”一天走下来,陈燕说,“有的门卫责任心不强,有的居民对外卖、快递送到集中堆放处等措施不理解,如果仍然随意进出,就加大了小区管理难度。”

检查中,小组成员普遍反映门岗工作人员工作意识、门岗配备力量欠缺等问题,第二天一早,江宁路街道专门召集物业公司召开了保安人员工作培训,强调工作纪律,确保人人尽责。

这天,陈燕和韦炳臻在内的9位党员,继续在各居民区检查所有门岗和电子门禁,此外,还要同步检查小区环境卫生、垃圾厢房消毒等情况。日行两万步,是这些党员的工作标配。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用双脚织就一张社区防控安全网。

一个人,一张床,14个日夜的坚守

2020年小年夜,一个不寻常的夜晚。芷江西路街道交通公园居民区一个民宿内,有三位武汉来沪的尼泊尔学生,其中一人发着高烧,另外两人则紧张看护着。网络平台上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信息铺天盖地,一个喷嚏,一声咳嗽,都让人心神不定。

交通公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伟接报,立即联系民宿负责人,在他建议下,三人“全副武装”来到北站医院。一听是武汉来沪人员,院方高度重视,把三人送至第十人民医院就医。

交通公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伟。

张伟意识到,这仅仅是这场防疫战的第一枪。考虑到有可能接触当事人,后续将要开展时间短、覆盖面大的排摸,以及大量前期防护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必须减少从家里赶往交通公园居民区的时间,也必须减少在路上和他人接触的机会。张伟连夜将妻女送到丈母娘家,并告诉家人,最坏打算14天后才能回家,同时打包好14天所需的换洗衣物,直接住在了居委会。

一个人,一张床,14个日夜的坚守……这个春节,张伟把“家”安在了居委会。

防控疫情,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上海一些居委办公室彻夜亮着灯。在社区党员干部带领下,上海社区工作人员几乎全都放弃休息,坚守岗位,常常连续工作到深夜。不少社区党组织、基层党员干部还动“巧心思”,“绣花般”把防控工作做得更加精准、快速、有效。

“八个起来”,就是半淞园路街道新村居民区党总支、居委新创造的社区防控工作法。

居委干部“喇叭喊起来”,让防疫宣传深入家家户户;社区干部、楼组长“楼道跑起来”,全覆盖发放告居民书,排摸人员情况,重点对孤老、双老、残疾人等家庭宣传防疫知识;楼组长、志愿者“闲事管起来”,动员辖区居民发现小区外来人员进出,及时与居委沟通;居民们“铁门关起来”,管住小区大门及各楼栋的铁门;小区门房“红灯亮起来”,对外来人员出入小区登记管理,一旦发现重点地区人员及时上报;居委会协同物业“卫生搞起来”,做好公共区域消毒及清洁;宣传工作“微信刷起来”,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向辖区居民、特别是特殊人群第一时间推送有关信息和动态,告知注意事项,让他们安心放心;“快递小哥做起来”,为居家隔离人员、孤老等家庭提供生活用品等代购服务,并关照其楼内的楼组长等志愿者,对老年人、残疾人家庭等多加关心,守望相助。

这个新年,对社区干部来说意义不同寻常。新村居委会是个年轻的团队。居民区书记佘超说,“保护社区居民的健康平安,我们义不容辞,关键时刻,要全力以赴当好守护人。”

本文图片均由相关街道提供

(责编:严远、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