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之一,其中异地就医无法直接结算是这种碎片化特征的典型表现。2010年前后我国开始医保异地结算的政策探索,但直到2018年上半年,异地结算的好处仍仅有住院患者可以获得。对于大部分的门诊患者报销限制多、报销周期长、垫付费用高等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2018年9月开始,江苏省、安徽省等8个统筹地区率先成为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首批试点,到11月时长三角三省一市(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的41个城市实现了医保一卡通,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医保可携带并覆盖住院和门诊的医保一体化统筹结算的区域。
异地医保门诊直接结算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它使得医保制度属地化的约束力进一步降低,提升了异地就医、异地养老、跨区域流动人员的就医便利度,进而提升了人口迁移的自由度、进一步增强了区域发展的活力。其次,它能够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特别是扩展了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范围,让人们更多的享受到区域发展一体化带来的民生红利。第三,通过异地结算系统的建设,能够推进全国统一的医保管理平台建设、推动整个卫生系统信息化平台的升级更新,进而实现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大数据将在医疗卫生改革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必然方向。区域内异地医保直接结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对医疗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的有益探索,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案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