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报纸劲吹扩版风——竞争在上海(六)

本报记者  娄靖

2011年02月15日00:24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距离新年只有1 0 余天了,上海的报业群体刮起了一阵阵强劲的扩版风:《解放日报》扩版试版,从原先的日出1 6 版扩大到2 0 版,同时印刷彩色版,还先期推出了融综合新闻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申江服务导报》。《新民晚报》早在月初就发行了增出8 个版的试版,达到3 2 版。《文汇报》也有新招,向读者赠送3 2 种2 5 万份订阅卡,对上海3 8 万教师实行半价订报优惠。大报你追我赶,其它报纸也投入竞争。据统计,明年上海有2 0 家报纸扩版,扩版量最大的增加了4 0 %的版面。上海已有1 /3 的报纸加印彩色版。而且,各报自行消化追加的成本,不涨价。看涨的只是各报对市场份额的关注。足够的市场份额才会带来广告效益,这才是竞争的焦点所在。

  上海报业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不是空穴来风。近1 0 年,上海的报纸从十几家发展到了8 7 家。《新民晚报》总编辑丁法章说,报业竞争已到了前堵后追、兵临城下的地步。这几年,仅江浙地区的晚报就从2 家增加到3 0 家,他们在那里跌掉半数读者。而晚报贴近生活、可读性娱乐性强的传统优势已被学去,大型日报在改变严肃有余的老面孔,甚至提出要深入家庭。尤其是《申江服务导报》和酝酿中的《文汇服务导报》的出现,大有追赶晚报的势头。《新闻报》总编辑俞远明则惊讶于他们每有服务于市场、读者的创新点子推出,很快就被别家报纸学了去,成为他们的专版、专栏。沪上小报追大报、大报学小报,晚报逼日报、日报超晚报,竞争潮头逼得老总们坐立不安。

  除了来自报界自身竞争的压力外,上海报业还要面对共同的强大对手———电视和广播。

  进入9 0 年代,上海电视业飞速发展。电视由原来的3 个频道增加到1 1 个频道,以快捷的直观图像的绝对优势,改变了很多人从报纸了解新闻信息的习惯。相当一部分公众形成了“电视新闻+文摘报”的信息接受方式。现在,据调查,上海市民平均每天看电视2 小时2 0 分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东方广播电台的节目越办越好,听众数不减反增。报业内部竞争在电子传媒大兵压境之下更趋白热化。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上海报界深入研究报纸作为舆论阵地与信息产业双重交叉的特性规律,正在以竞争增强自身实力。有的报业研究者指出,要争取读者,既要靠可读性,还要靠服务性。报纸因便于保存和携带,它的服务功能与电视、广播各擅一方。

  上海的综合性大报力图充分发挥综合信息报的优势,努力提供门类更多、品种更全、传递更快的信息。不久前,《申江服务导报》首次试版就很受欢迎,发售一空。晚报的口号是:满足8 岁至8 0 岁各个年龄层次和各种思想层次读者的多种信息需求。

  竞争强化了上海报业“分众”化的发展。面对电视、广播和大型日报全面及时的信息优势,一些中型报和小报为了稳定地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有针对性地满足某一部分读者的兴趣,围绕服务于自己的读者群做足文章,使报业出现了多样化、多层次的结构变化。如上海《新闻报》是家综合性经济报,他们始终坚持为关心和参与经营投资者服务的办报宗旨,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要的汽车、电脑、房产、邮币卡、二手货、万事通等专版。虽然这些新点子很快被大报学了去,但这家报社的编辑自信地说:“只要将办报的普遍规律与报纸定位结合得好,新点子就会层出不穷。竞争只会促进我们提高办报质量。”4 年中,这家报纸发行增加1 .5 倍,广告翻了1 0 倍。

  面对大型报纸的竞争,专业化报纸的压力很大,有的小报因充分发挥了定位优势而生气勃勃。《上海经济报》认定“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的定位不动摇,经常率先发表有深度、有权威性的经济改革报道和言论,受到了行家、国有企业的重视与好评,广告收入在专业报中名列前茅。这家报社总编浦祖康深有体会地说:“定位不仅能出新闻,还能出广告。”

  面对竞争,报纸不可能维持靠上级和政府拨款、单纯办报的传统模式,而是在管理上引进企业化管理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上海《劳动报》在引进竞争机制的3 年内,报纸扩版一倍,广告和固定资产增加1 0 倍以上,发行增加了2 2 %。上海的大部分报纸已实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产业化的转变。据统计,上海报业的广告在1 9 9 0 年为5 9 3 9 万元,而1 9 9 6 年增加到了9 .5 6 亿元,6 年增长1 5 倍。既然有竞争,就要遵从优胜劣汰的规律。明年,上海将有4 家报社关门停业,以后还会增强对发行数量少的不合格报纸的淘汰力度。

  (系列报道“竞争在上海”共6 篇,至今全部发完)

  《人民日报.东新闻》(1 9 9 7 1 2 1 9 一版)

(责编:励漪)
新闻检索:    
羊年真的会惨吗?羊年真的会惨吗?
我们的福利受法律保护我们的福利受法律保护
[一语惊坛]收入差距尚且"讳言",分配不公如何"开刀"?
[论坛]美派三航母迎接胡总出访?·六国要联合对抗中国?
[访谈]党国英谈农村城镇化·外交部李松谈伊朗问题
[辩论]  花千亿投资迪斯尼,值吗?·你认同买不如租吗?
[博客]温总理:见一叶而知天下 女副市长咋被骗色骗财?
[博客]毛泽东为何成中国文化符号 男人居住北京11条理由
   无线·手机媒体
“G族看两会 不是浮云”“G族看两会 不是浮云”
“手机民意直寄总理”“手机民意直寄总理”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