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更替的收藏
本报记者 娄靖 |
2010年12月12日23:58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世纪之交,萦绕人们心头的是挥之不去的收藏情结。
20世纪的最后一天,上海各大邮政局的厅堂里,排着长队的人们拿着厚厚一叠的纪念封或祝贺卡,耐心地等待着敲世纪钟的邮政印章,然后当天寄出,给亲人和朋友送去世纪之交最有收藏价值的一封信———因为信封上会同时敲上世纪更替之际“24”点和“零”点的两个印戳。世纪之交的报纸成了人们另一种收藏,有心人将20世纪最后一天和21世纪第一天的各大报纸都收拢起来,并小心地用封腊纸保存,将这个特殊时刻发生和纪录的新闻留给自己的后人,以完成生活在这个时刻的家族人员收藏历史的使命。
同一时刻,艺术家们在做中国文化收藏的事儿。在上海书城,上海国画家程十发、刘旦宅、贺友直、戴敦邦等辞去各种应酬,为上海辞书出版社推出的集中国20世纪小说与美术之精华的《名家彩绘四大名著》签字售书。
尽管这套8本四套装的珍藏版和豪华版,价格分别高达1500元和3000元,却没有影响读者的收藏热情,等待签名的竟然排起长队。队伍中有坐着轮椅的残疾人,有带着孩子的母亲。走路已要家人搀扶的程十发老人,始终坐在长椅上,用颤抖的手为一个个读者签名。签名售书的场面感人:长长的画家排座、长长的读者队伍、签完名以后一本本排放在长椅上等待墨水晾干的签名书。浓浓的书香氛围,荡漾画家与读者收藏世纪文化的热切心愿。
有人说,世纪之交,若认真想一想便会生出无限感慨和创意,这套精品丛书便是一例。上海辞书出版社想出了请继承了中国美术各大流派的100位当代国画名家,按20世纪中国四大名著的主要情节,发挥个人的想像,用国画名家的彩绘与古典名著原文本互相辉映的方式,总结和收藏20世纪的中国文化。它不同于一人一书一画的传统连环画,而是一批当代画家对名著风格各异的再创造,其中的主要情节,甚至有多达三四位画家的完全不同样式的彩画。如《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有戴敦邦等几位名家的作品。由此,四大名著承载着1200幅或写实、或写意、或工笔、或抽象的美术作品,俨然成了一部中国艺术的博览。
中国文化历来有小说配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传统,如今的《名家彩绘四大名著》不但继承这一传统,更因有了现代印刷和装帧技术的包装,为古典名著步入现代画文时代作了成功的探索。这种用总结和创新的方式来纪录一个世纪的文化,为世纪之交的收藏情结带来另一种温馨。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1年1月5日
20世纪的最后一天,上海各大邮政局的厅堂里,排着长队的人们拿着厚厚一叠的纪念封或祝贺卡,耐心地等待着敲世纪钟的邮政印章,然后当天寄出,给亲人和朋友送去世纪之交最有收藏价值的一封信———因为信封上会同时敲上世纪更替之际“24”点和“零”点的两个印戳。世纪之交的报纸成了人们另一种收藏,有心人将20世纪最后一天和21世纪第一天的各大报纸都收拢起来,并小心地用封腊纸保存,将这个特殊时刻发生和纪录的新闻留给自己的后人,以完成生活在这个时刻的家族人员收藏历史的使命。
同一时刻,艺术家们在做中国文化收藏的事儿。在上海书城,上海国画家程十发、刘旦宅、贺友直、戴敦邦等辞去各种应酬,为上海辞书出版社推出的集中国20世纪小说与美术之精华的《名家彩绘四大名著》签字售书。
尽管这套8本四套装的珍藏版和豪华版,价格分别高达1500元和3000元,却没有影响读者的收藏热情,等待签名的竟然排起长队。队伍中有坐着轮椅的残疾人,有带着孩子的母亲。走路已要家人搀扶的程十发老人,始终坐在长椅上,用颤抖的手为一个个读者签名。签名售书的场面感人:长长的画家排座、长长的读者队伍、签完名以后一本本排放在长椅上等待墨水晾干的签名书。浓浓的书香氛围,荡漾画家与读者收藏世纪文化的热切心愿。
有人说,世纪之交,若认真想一想便会生出无限感慨和创意,这套精品丛书便是一例。上海辞书出版社想出了请继承了中国美术各大流派的100位当代国画名家,按20世纪中国四大名著的主要情节,发挥个人的想像,用国画名家的彩绘与古典名著原文本互相辉映的方式,总结和收藏20世纪的中国文化。它不同于一人一书一画的传统连环画,而是一批当代画家对名著风格各异的再创造,其中的主要情节,甚至有多达三四位画家的完全不同样式的彩画。如《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有戴敦邦等几位名家的作品。由此,四大名著承载着1200幅或写实、或写意、或工笔、或抽象的美术作品,俨然成了一部中国艺术的博览。
中国文化历来有小说配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传统,如今的《名家彩绘四大名著》不但继承这一传统,更因有了现代印刷和装帧技术的包装,为古典名著步入现代画文时代作了成功的探索。这种用总结和创新的方式来纪录一个世纪的文化,为世纪之交的收藏情结带来另一种温馨。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1年1月5日
(责编:励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