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滴血的啼叫

娄 靖

2010年12月12日16:55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一个生命倒下了,而他的同伴们还将继续《寻找远去的家园》专题片拍摄计划,用危险的航拍,抢救性地纪录中国数千年农耕社会的乡土村落文化。他们将遍走广东、湖南、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山西等地,拍摄和采访一个个散落在中国民间、正在被乡镇工业化浪潮和自然侵蚀迅速毁灭的古村落,以新闻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感,再一次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吁:“保护民族的文明记忆,拯救我们的人文生态”。他们的呼喊,因一个生命的倒下而越发的悲壮和惊世。

  我们清楚地记得,这支由香港凤凰卫视组成的文明探访队,前不久刚刚结束由余秋雨先生领衔、寻探人类文明发源地的“千禧之旅”,许多报纸都跟踪了这次在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险境中的寻访。在这样一个回溯到四五千年前、人类在不相往来时期各自建立的文明路基的大跨度横向比较中,我们为四大文明古国中惟一能延续至今的中华文明的超常强韧感到无比自豪。人们站在古埃及的金字塔前,遇到的是一个哑巴巨人,无人知道它如何构造、为何而来。无法解读是埃及文明的巨大悲哀。然而,站在古老的中华文明面前,可以清晰地看到它根植在中华大地上绵延不断的生命踪迹。

  其中,楠溪江古村落便是万千踪迹中的一个印记。在风光秀美的田园山水间,散落着200多座完整的单姓血缘村落,记录了从东晋到明清,历代仕途失意或受战乱侵扰的士大夫走出朝廷隐退山水间的人生理想。

  中国封建社会绵延数千年耕读文化的浓郁书卷气、上层人士努力培育的封建主义礼乐教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光芒,就弥漫渗透在这片古村落中,古老的文明因融入民间生活而生生不息。它们是我们民族千年流淌的血液,失去了它们便失去了一个民族的生命根基和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正是这些历史实证,让我们读解了中国古老文化的传承。

  然而,这些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正在隆隆的开发建设和风雨侵蚀中一座座地快速倒塌,许多人甚至一些掌权的地方官员出于种种原因,将古村古镇古城视为包袱和负担,但凡有机会,就毫不留情地推倒拆毁。有多少志士仁人,在奔走呼叫“救救古城、古村”。十多年前,61岁的清华大学建筑系陈志华教授,带领他的学生花了两年时间,在楠溪江翻山越岭,寻访了30多座古村,用照片、图纸、文字等手段,从各个侧面详细记录和拍摄了所有代表性建筑,大到村落布局,小到细部结构。他在无力挽救古村迅速损毁的情况下,尽其所能,记录着他看到的古村原貌,以备在将来可能抢救时,提供恢复的图样和资料。这位老教授为保护楠溪江古村落,呼吁了十几年。在他看来,一种文化的灭绝比一个物种的灭绝是更加巨大的损失。“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他愿做呼叫到最后一丝血的子规。

  如今东风未来,可赵群力他们已前仆后继,加入这个呼叫的行列。一批批的现代人开始把目光转向了古村古镇古城,从拍照、绘图到航拍,越来越先进的纪录手段,越来越有影响力的宣传,正一次次地撞击着现代人的心灵。赵群力的生命代价,恰如子规啼叫的最后一滴血,让所有听闻者震惊:他在呼叫的“保护民族的历史记忆,保护我们的人文生态”,你听明白了吗?

  100年以后,现在的许多水泥建筑也许会分文不值,但那些包含历史文明信息的古老建筑会愈显珍贵,价值连城。如果赵群力的献身,能将有些人从无知、愚昧和急功近利中唤醒,他会笑眠九泉。

(责编:励漪)
新闻检索:    
羊年真的会惨吗?羊年真的会惨吗?
我们的福利受法律保护我们的福利受法律保护
[一语惊坛]收入差距尚且"讳言",分配不公如何"开刀"?
[论坛]美派三航母迎接胡总出访?·六国要联合对抗中国?
[访谈]党国英谈农村城镇化·外交部李松谈伊朗问题
[辩论]  花千亿投资迪斯尼,值吗?·你认同买不如租吗?
[博客]温总理:见一叶而知天下 女副市长咋被骗色骗财?
[博客]毛泽东为何成中国文化符号 男人居住北京11条理由
   无线·手机媒体
“G族看两会 不是浮云”“G族看两会 不是浮云”
“手机民意直寄总理”“手机民意直寄总理”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