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镇绣花女的心愿
|
2010年12月20日09:49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 古镇上的绣花女 |
人民网上频道12月20日电:上海朱家角有一个普普通的绣花女,她叫郁勤。几年前,她从中国刺绣之乡的苏州镇湖来到上海的这个古镇。在朱家角沿河的商业街上找了一间门面,开始了自产自销的温馨水乡生活。
已是中级美术师的郁勤,还是苏州刺绣协会会员。幼年的她在先辈的熏陶下酷爱刺绣艺术,练就了坚实的刺绣基本功。而后又拜苏州刺绣研究所王祖识和顾金针两位大师学艺。在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郁勤掌握了苏绣仿真绣、乱针绣等几十种针法,使得她各种题材绣品的创作技艺突飞猛进,更领悟到了苏绣艺术的真谛:“人品即绣品”的含义。
郁勤的绣品题材丰富,有风景、动物、花卉、人物等,其中最出彩是的人物肖像。在她的绣针下,中外各国领袖的肖像被绣绘得惟妙惟肖,既有油画的光彩又有照片的细密。
郁勤的小铺在古镇上一直生意兴隆。别的小铺卖的是批发品,千人一面,唯有郁勤小店的绣品件件都是原创,千姿百态,游客在她的店铺里,还能观赏她的刺绣与创作过程。因此,她的小铺游客络绎不绝,不仅有各地游客,还有外国游客,郁勤的小铺成了古镇上的一景。郁勤实现了一个苏州农村的绣花女移民上海古镇创业的理想。
今年秋天,郁勤的一个义举让古镇人惊讶,她将自己几十幅大大小小的绣品捐了出去,为的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援助一个农民工子弟小学的文化建设。
今年秋天,上海崇明岛长兴镇的徐卫民工子弟小学迎来几十位肯尼亚艺术家,那是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艺术节送戏到社区的一项活动。郁勤为了表达对国外艺术家送戏到乡的敬意,也表达对农民工子弟小学文化建设的支持,当场将大幅绣画捐给了学校,并送给肯尼亚舞蹈演员们每人一幅绣品。获得绣品的肯尼亚演员高兴地将绣品举过头顶,表达了他们对中国艺术品的喜爱。
问郁勤:“一个普通农民绣娘为何要捐绣品,而不拿去卖钱?”
郁勤笑着说:“能够把绣品捐出去,说明我的绣品有了更大的用处。”(娄 靖)
已是中级美术师的郁勤,还是苏州刺绣协会会员。幼年的她在先辈的熏陶下酷爱刺绣艺术,练就了坚实的刺绣基本功。而后又拜苏州刺绣研究所王祖识和顾金针两位大师学艺。在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郁勤掌握了苏绣仿真绣、乱针绣等几十种针法,使得她各种题材绣品的创作技艺突飞猛进,更领悟到了苏绣艺术的真谛:“人品即绣品”的含义。
郁勤的绣品题材丰富,有风景、动物、花卉、人物等,其中最出彩是的人物肖像。在她的绣针下,中外各国领袖的肖像被绣绘得惟妙惟肖,既有油画的光彩又有照片的细密。
郁勤的小铺在古镇上一直生意兴隆。别的小铺卖的是批发品,千人一面,唯有郁勤小店的绣品件件都是原创,千姿百态,游客在她的店铺里,还能观赏她的刺绣与创作过程。因此,她的小铺游客络绎不绝,不仅有各地游客,还有外国游客,郁勤的小铺成了古镇上的一景。郁勤实现了一个苏州农村的绣花女移民上海古镇创业的理想。
今年秋天,郁勤的一个义举让古镇人惊讶,她将自己几十幅大大小小的绣品捐了出去,为的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援助一个农民工子弟小学的文化建设。
今年秋天,上海崇明岛长兴镇的徐卫民工子弟小学迎来几十位肯尼亚艺术家,那是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艺术节送戏到社区的一项活动。郁勤为了表达对国外艺术家送戏到乡的敬意,也表达对农民工子弟小学文化建设的支持,当场将大幅绣画捐给了学校,并送给肯尼亚舞蹈演员们每人一幅绣品。获得绣品的肯尼亚演员高兴地将绣品举过头顶,表达了他们对中国艺术品的喜爱。
问郁勤:“一个普通农民绣娘为何要捐绣品,而不拿去卖钱?”
郁勤笑着说:“能够把绣品捐出去,说明我的绣品有了更大的用处。”(娄 靖)
![]() |
郁勤将几十幅绣花捐给了国外艺术家和崇明的一家农民工子弟小学。(右一:郁勤) |
(责编:励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