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丈幽谷让人牵挂
本报记者 娄 靖 |
2010年12月12日17:22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 到过浙江新昌的人无不感慨,那里真是个幽静青翠的好地方。 |
曾三次带朋友去浙江新昌游玩,回来后个个都很兴奋,想问个究竟,居然回答一致:“千丈幽谷最是难忘。”
也曾到过黄山脚下的翡翠谷,但印象中还是千丈幽谷更让人流连和牵挂。细细想来,是苍翠欲滴的美丽和幽深安静的峡谷缭绕心头,挥之不去。三次踏访,竟然会有三次不同样的感动。
第一次去,是被那里密如浓墨的绿色深深打动。踏过青翠的农田,走过古老的木桥,在一片山峦叠嶂间豁然闪出一道幽谷。那峡谷如果仅仅是奇峰、怪石和溪流的组合,印象也不至于如此深刻。令人惊叹的是峡谷中深深密密、远远近近的墨绿,顿时满目生翠,心似被绿海洗滤了一遍,欢畅而宁静。
细看,那是翠竹铺满了山谷。这里的翠竹似永远也长不粗壮,细细柔柔,婆娑婀娜,摇曳如仙。穿行在亲如贴肤的密竹林,峡谷中忽而闪出嶙峋怪石,忽而敞开洞天奇峰。深山峡谷有着浓郁翠竹的铺陈而妩媚多姿,生机盎然,不由让人生出万般柔情。
第二次进幽谷竟是因别人的感动而感动。一群朋友在幽谷餐馆外吃午饭,头上顶着青山和竹林,脚边走着农家散养的山鸡,筷头点着农家土菜,耳边听着阵阵山风,席间时时有竹叶飘落。这般山情野趣,朋友们哪里享受过?一个个喊着“崭、崭、崭”,醉入仙境。
和朋友们擦肩而过的还有一对中年夫妇。那女的下着深蓝牛仔,上穿红黄相间低领毛衣,腰系格子布衫,在青山绿水间一副潇洒飘逸的模样。那男的手提相机,前前后后地跟着,也不见他们照像,却是痴痴迷迷地陶醉于景色。一问,他们是休假自助游,冲着李白走过的唐诗之路,一路问寻,一路搭车,已在新昌转悠了3天,还留连忘返。在这样的山野里,望着这对已不年轻却情寄山水的夫妇,忽地生出了感动:原来中年女人可以这样的美丽,中年夫妇可以这样的浪漫。
第三次去千丈幽谷是在一场大雨后的下午。幽谷一改往日的宁静,满耳是喧哗的水涛声。幽谷本是由大大小小平平洼洼的奇石怪坡堆积而成。此时,雨后的山泉奔涌而下,流经宽阔的大塘,水波静而安详;流经坑坑洼洼的斜坡,水波跳跃着飞奔;流经平整的斜坡,竟如晶莹剔透的鱼鳞,披挂在石坡,煞是好看;最叫绝的是,水波经过大塘却要冲下因怪石堆积而狭窄的陡坡时,平静的水面刹那间咆哮暴怒,似积聚着全部的体能呼啸而下,飞溅起朵朵浪花,犹如大小玉珠喷射而降。
跟着山泉一路走去,看着千姿百态的水波,不由感慨万千。山水本无形,然而,那一往无前的生命力,却可以让它在非常境遇中变幻出无穷姿态而美不胜收。谢灵运、李白、杜甫等诗人之所以尽情于山水之游,不正是在大自然中,寻找到了豪放不羁、张扬独立的自由个性和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吗?
中国道家哲学思想中有“虚一而静”的观点,那是说,你如果能排除杂念轻举远游,便能吸入大自然的精气,体验到宇宙万物生命之本源,你将因此而充满智慧和生机。
若能在千丈幽谷“虚一而静”,你将不枉此行。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1年10月9日
也曾到过黄山脚下的翡翠谷,但印象中还是千丈幽谷更让人流连和牵挂。细细想来,是苍翠欲滴的美丽和幽深安静的峡谷缭绕心头,挥之不去。三次踏访,竟然会有三次不同样的感动。
第一次去,是被那里密如浓墨的绿色深深打动。踏过青翠的农田,走过古老的木桥,在一片山峦叠嶂间豁然闪出一道幽谷。那峡谷如果仅仅是奇峰、怪石和溪流的组合,印象也不至于如此深刻。令人惊叹的是峡谷中深深密密、远远近近的墨绿,顿时满目生翠,心似被绿海洗滤了一遍,欢畅而宁静。
细看,那是翠竹铺满了山谷。这里的翠竹似永远也长不粗壮,细细柔柔,婆娑婀娜,摇曳如仙。穿行在亲如贴肤的密竹林,峡谷中忽而闪出嶙峋怪石,忽而敞开洞天奇峰。深山峡谷有着浓郁翠竹的铺陈而妩媚多姿,生机盎然,不由让人生出万般柔情。
第二次进幽谷竟是因别人的感动而感动。一群朋友在幽谷餐馆外吃午饭,头上顶着青山和竹林,脚边走着农家散养的山鸡,筷头点着农家土菜,耳边听着阵阵山风,席间时时有竹叶飘落。这般山情野趣,朋友们哪里享受过?一个个喊着“崭、崭、崭”,醉入仙境。
和朋友们擦肩而过的还有一对中年夫妇。那女的下着深蓝牛仔,上穿红黄相间低领毛衣,腰系格子布衫,在青山绿水间一副潇洒飘逸的模样。那男的手提相机,前前后后地跟着,也不见他们照像,却是痴痴迷迷地陶醉于景色。一问,他们是休假自助游,冲着李白走过的唐诗之路,一路问寻,一路搭车,已在新昌转悠了3天,还留连忘返。在这样的山野里,望着这对已不年轻却情寄山水的夫妇,忽地生出了感动:原来中年女人可以这样的美丽,中年夫妇可以这样的浪漫。
第三次去千丈幽谷是在一场大雨后的下午。幽谷一改往日的宁静,满耳是喧哗的水涛声。幽谷本是由大大小小平平洼洼的奇石怪坡堆积而成。此时,雨后的山泉奔涌而下,流经宽阔的大塘,水波静而安详;流经坑坑洼洼的斜坡,水波跳跃着飞奔;流经平整的斜坡,竟如晶莹剔透的鱼鳞,披挂在石坡,煞是好看;最叫绝的是,水波经过大塘却要冲下因怪石堆积而狭窄的陡坡时,平静的水面刹那间咆哮暴怒,似积聚着全部的体能呼啸而下,飞溅起朵朵浪花,犹如大小玉珠喷射而降。
跟着山泉一路走去,看着千姿百态的水波,不由感慨万千。山水本无形,然而,那一往无前的生命力,却可以让它在非常境遇中变幻出无穷姿态而美不胜收。谢灵运、李白、杜甫等诗人之所以尽情于山水之游,不正是在大自然中,寻找到了豪放不羁、张扬独立的自由个性和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吗?
中国道家哲学思想中有“虚一而静”的观点,那是说,你如果能排除杂念轻举远游,便能吸入大自然的精气,体验到宇宙万物生命之本源,你将因此而充满智慧和生机。
若能在千丈幽谷“虚一而静”,你将不枉此行。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1年10月9日
![]() |
新昌“千丈幽谷” |
(责编:励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