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稳步发展  江浙沪收藏者逐年增

2011年02月08日06:20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本报讯  记者娄靖评述:北京“瀚海”’9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4月中旬落槌,成交额1亿元,数量之大有些惊人。上海的艺术品拍卖公司闻之,在承受竞争压力的同时,紧锣密鼓地安排着南方片的拍卖活动。两年前在全国第一个举办国际艺术品拍卖的上海“朵云轩”,现在正在上海、广州、香港等地举办’95春季字画及古玩拍卖品预展,这也是这家公司第3次拍卖会的预展。在这之前,于1992年成立的上海另一家“德康”艺术品拍卖公司,举办了第24届艺术品拍卖会。

  据一些名家分析,上海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处在稳步发展阶段。成交额、拍卖品种、拍卖规格逐年增加、提高。“朵云轩”1993年首届拍卖会,拍卖品1000万元左右,今年预计达到3000万元。拍卖品种,首届只有字画专场,这次增加了明清古旧书画专场和古玩专场,拍卖次数也从过去一年一次,增加到今年春季、秋季等3次拍卖。有关人士认为,渐次提高的拍卖规模与逐步成熟的拍卖专业队伍、收藏队伍相符,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跌荡。

  过去因内地没有拍卖市场,艺术品拍卖,成交基本上都在海外,艺术品大量流失。1994年以来,较高档次的艺术品开始回流。去年朵云轩拍卖品中回流作品近30件,其中成交价最高的李可染的一幅画,就是从海外回流进来,被一台湾收藏家买去的。这次预展中,回流作品比去年增加一半,尤其明清古字画回流作品质量好。

  国内海外买家并举,内地买家逐步成熟。首次国际艺术品拍卖会上,买家以境外人为主,高价拍品基本由境外人囊括。去年举办第二届拍卖会时,内地买家已超过境外人数1/3,成交额也与境外买家逼近。江浙沪艺术品经纪人、收藏家,走出了私人买卖的局限,开始频频出现在拍卖场。华东地区的古董店也积极支持上海拍卖公司,逐渐形成以上海为龙头、苏杭为两翼的跨区域市场网络。

  北京艺术品拍卖市场因有几家实力派大公司称雄、竞争,因而拍卖规模、种类、次数、成交额都比上海高。但华东地区有丰富的艺术品收藏货源,足以形成与北京相对应的又一个艺术品市场。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1995年4月25日

(责编:励漪)
新闻检索:    
羊年真的会惨吗?羊年真的会惨吗?
我们的福利受法律保护我们的福利受法律保护
[一语惊坛]收入差距尚且"讳言",分配不公如何"开刀"?
[论坛]美派三航母迎接胡总出访?·六国要联合对抗中国?
[访谈]党国英谈农村城镇化·外交部李松谈伊朗问题
[辩论]  花千亿投资迪斯尼,值吗?·你认同买不如租吗?
[博客]温总理:见一叶而知天下 女副市长咋被骗色骗财?
[博客]毛泽东为何成中国文化符号 男人居住北京11条理由
   无线·手机媒体
“G族看两会 不是浮云”“G族看两会 不是浮云”
“手机民意直寄总理”“手机民意直寄总理”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