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昆曲故乡千灯镇顾坚史实的两次发现,是中国昆曲研究的两大突破

昆曲研究重大突破:解密昆山腔创始人顾坚身世之谜

2010年03月08日07:53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上为顾氏汇集宗谱
上为顾氏汇集宗谱
  人民网上海频道3月8日电  记者娄靖报道:3月6日至7日,在“昆曲故乡”——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召开了一次被昆曲界专家称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术研讨会。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江、浙、沪二省一市的昆曲研究权威、专家,专题听取了“顾坚”家谱资料的最新发现。这一新发现,是上海交通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郑闰教授,从147种《顾氏宗谱》中发掘出来的。

  《顾氏重汇宗谱》第三十五册第56页“仲谟支”《五十四世祖鉴中公传》,记述有顾坚的资料,记云:

  讳鉴,字鉴中,行百一,海门西洲炳公长子。生而聪颖,雅好诗文,善作乐府散曲,时人尊为相公焉。性敦睦和洽。晚娶毗陵华氏,得一子,名坚,字颋玉。天生歌喉,自幼从姑母山山学曲习唱。尝与风月福人杨铁笛、风月主人倪云林、风月异人顾阿瑛交往,因号风月散人。有乐府散曲集行世。其风月情词,甚得闺中姑嫂深爱,尝制锦囊藏之。然不幸双目失明,沦为瞽瞍,遂有《陶真野集》,留传民间。

  这是极其珍稀的一则实录。有了这一记述,昆山腔创始人顾坚的身世之谜,终于解开了。对此,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周秦教授认为:“这是继五十年前发现《南词引正》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发现。这一发现,验证了昆山千墩人顾坚其人其事的真实存在”。

  50年前昆曲界首次发现《南词引正》中记载元朝千墩顾坚,“善发南音”,“故国初有昆山腔”,将昆曲起源的时间整整推前了200年。但《南词引正》对顾坚的身世没有详细记载,这一直是昆曲研究的一大憾事。在昨天的研讨会上,《南词引正》发现者南京大学吴新雷教授兴奋得拍案而起,连声赞道:“好,好,好!顾坚身世的揭密,进一步确定了昆山腔的起源地为昆山千灯,进一步确证了昆山腔代表人物顾坚的身世、经历和成就”。复旦大学黄霖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齐森华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叶长海教授亦纷纷赞赏说:这真是一个“春雷惊蛩”的重大发现。昆曲研究专家顾聆森激动地指出:顾坚出现了,现身在昆曲故乡了。苏州大学王永健教授说:“顾坚悬案,终于尘埃落定了!”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徐宏图教授感叹道:“这真是一鸣惊人的发现!”

  顾坚其人其事,一直是昆曲研究的“老大难”。五十年来,昆曲研究者们都是围着魏良辅《南词引正》的一段文字,来解读顾坚。顾坚其人只能“雾里看花”,难睹真容;顾坚其事扑朔迷离,难解奥妙。现在,顾坚终于登台亮相了。顾坚确有其人,顾坚确实是率先唱响昆山腔的“千墩”人。顾坚史实的两次发现,是中国昆曲研究上的两大突破。这一意义,非常重大。因为,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昆曲”颁发了“中国昆曲艺术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证书。从此,作为“昆曲故乡”,作为“昆山腔创始人顾坚”的故乡,肩负起了“世界”重任:要向全世界人民详实介绍“顾坚其人其事”。

  顾坚“身世之谜”的解密,顿使昆山市和千灯镇的“父母官”们如获至宝,亦引得了千灯镇父老乡亲的欢呼共鸣,他们争先恐后地向昆曲研究专家们予以祝贺。研讨会上,“父母官”们向专家们表示:他们将尽快在已建成的《顾坚纪念馆》中充实内容,增添资料,以展现真实可信的顾坚形象;他们还将以此为契机,和“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多方面地合作,在“昆曲故乡”千灯镇展开一系列的昆曲演出和昆曲研讨活动。以使昆曲奇葩更加璀灿绚丽地绽放!

昆山千灯举办昆山腔创史人顾坚学术讨论会
昆山千灯举办昆山腔创史人顾坚学术讨论会
(责编:郝洪)
新闻检索:    
羊年真的会惨吗?羊年真的会惨吗?
我们的福利受法律保护我们的福利受法律保护
[一语惊坛]收入差距尚且"讳言",分配不公如何"开刀"?
[论坛]美派三航母迎接胡总出访?·六国要联合对抗中国?
[访谈]党国英谈农村城镇化·外交部李松谈伊朗问题
[辩论]  花千亿投资迪斯尼,值吗?·你认同买不如租吗?
[博客]温总理:见一叶而知天下 女副市长咋被骗色骗财?
[博客]毛泽东为何成中国文化符号 男人居住北京11条理由
   无线·手机媒体
“G族看两会 不是浮云”“G族看两会 不是浮云”
“手机民意直寄总理”“手机民意直寄总理”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