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是国家高科技战略产业,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自1955年创立以来,中国核工业走过了从“以军为主”到“军民结合”的两个30年。
过去的两个30年,上海市一直给予核工业大力支持,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个30年,上海市强大的人才、经济、工业和科技基础为创建我国核工业、取得“两弹一艇”辉煌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二个30年,上海市见证了我国核电的起步和发展。例如,我国大陆首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就坐落在上海西南的杭州湾畔;上海电气、宝钢等兄弟企业为我国核电企业提供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性能、高质量、高可靠性装备,他们生产的蒸汽发生器、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件、安全壳等关键设备支撑了核电的规模化发展和走出去...[详细]
2017年11月15日,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四号丙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同样由上海航天研制的风云三号D星等准确送入预定轨道。无论是长征四号火箭还是风云系列卫星,都见证者了中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每一步。
气象卫星,国家所需,民生所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变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气象卫星的重要性。但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卫星气象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一直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坚持“造星不如租星,租星不如买星”,另一种则是坚持走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的道路。但中国气象局邹竞蒙等领导力排众议,极力倡导自主研制。由此,上海航天开始承担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研制项目...[详细]
“作为军工央企,江南造船要有使命感。这个使命就是确保国家战略落地,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履行保军责任、确保军工生产方面有所作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林鸥表示,作为一家拥有152年悠久历史的军工企业,江南造船因军工而生,靠军工发展,始终围绕军工主业,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打造国之重器的国之重企。
为了保证军品质量,江南造船主动对接,通过提前策划、组织保障、理顺机制、体系提升,在技术研发、进度控制和服务保障等方面下足了工夫,牢固树立了江南造船“讲百年信誉,造一流产品”的质量理念。
“提升军品品质,必须强化技术研发,从本质上、源头上控制质量,从技术体系上打造产品。”林鸥表示。为此,江南造船提出从创新发展入手,推动科技创新升级...[详细]
随着中国首架国产客机C919首飞成功,越来越多的国人将目光投向了大飞机的动力心脏,期盼着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商用航空发动机早日装备飞机翱翔蓝天。
为了让国产大型客机尽早用上国产心脏,现隶属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的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1月18日在上海成立之初,便开始向“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发起挑战。
商用航空发动机在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方面有更高的要求,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发动机虽然难度很大,但“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商发在践行集团“创新驱动、质量制胜、人才强企”发展战略时,始终注意结合民用航空发动机特点做到坚持树立“三观”:特殊理解市场、特别关注客户、特别贯彻适航要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