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青浦以重大戰略任務為牽引 打造長三角創新樞紐

2025年11月27日09:52 |
小字號

青浦區以重大戰略任務為牽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台階

奮力打造長三角創新樞紐

昨天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實干繪答卷 接力新藍圖”上海“十四五”規劃成果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六場。圍繞“全面服務保障國家戰略 奮力打造長三角創新樞紐”這一主題,青浦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青浦區“十四五”期間建設發展成果。

“十四五”以來,水鄉青浦持續蝶變,以服務落實進博會、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和新城建設等重大戰略任務為牽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台階。2024年,青浦區GDP總量1825億元,是“十三五”末的1.5倍。

創新發展動能強勁

“十四五”期間,青浦搶抓國家戰略疊加機遇,大力推動產業和科技協同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較“十三五”末提升12.5%。

產業集群發展方面,青浦區在集成電路設計、集成電路裝備、電子模組、智能終端、軟件等細分賽道持續發力,華為、美的、網易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實現突破躍升。今年前10個月,青浦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營收增長20.4%,全年預計突破1000億元,較“十三五”末可實現翻番。現代物流產業提質升級,“三通一達一兔”總部集聚效應持續釋放,五年間規上企業數量增長超90%,營收年均增長超25%。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穩步壯大,青浦深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能制造裝備、智能物流裝備3個賽道,今年前10個月產值增長11.5%。

“十四五”期間,青浦區創新創業濃度持續提升,社會研發經費近五年年均增長19.2%,2024年突破65億元。復旦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同濟大學全國重點實驗室、華為“長三角AI+聯合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平台相繼落地,區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達214家,總量較“十三五”末增長60.9%。

民生福祉穩步增進

青浦區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通過優質的服務供給、有機的城市更新、高效的社會治理,打造“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幸福溫暖家園。“十四五”期間,青浦財政民生投入佔比始終保持在80%左右。

“十四五”期間,青浦以大交通提升區位優勢,推動青浦從面向長三角的地理前沿一躍成為輻射長三角的戰略節點。滬蘇湖高鐵建成通車,全面接入國家高鐵網,青浦實現了區域鐵路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示范區線加速建設,出行便利度大幅提升。

此外,青浦還在持續引進優質資源、打造宜居生活環境等方面讓更多人感受到暖心的“民生溫度”。

穩就業方面,過去五年,青浦年均新增就業崗位超2萬個。教育和醫療方面,青浦區加快“家門口”優質學校建設,過去五年建成投用28所幼兒園和中小學校,新增學位2.9萬余個。同時持續優化醫療資源供給,新建1家三級專科醫院、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124家村衛生室標准化建設,設立190個“配不到藥”專窗,有效回應需求近300個。

“十四五”期間,青浦區建成幸福社區近300個,改造和提升社區服務空間近30萬平方米,推動20個部門的67項資源常態下沉社區一線,180多項幫辦事項進駐居村,讓社區生活更加溫暖。

厚植江南水鄉底蘊

“十四五”期間,青浦持續厚植生態優勢,做好“水文章”,依托水鄉文化底蘊,促進“農文旅商體展”融合發展。

“十四五”以來,青浦堅持水岸同治、生態修復,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呈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人水相親的和諧景象。元蕩全線貫通,成為示范區首個“示范幸福河湖”﹔太浦河實現從“城市生命線”到“生態風景線”的跨越,入選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另外,青浦還在蟠龍、朱家角古鎮試點“水美古鎮”建設,重塑江南水鄉風貌,讓“推窗見綠、開門親水”的美好生活可感可及。

同時,青浦優良水生態環境催生了和睦水街、岑卜村“魔都亞馬遜”等一批水鄉文旅熱點,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優質水岸資源吸引了環意自行車賽、國際鐵人三項賽、世界賽艇錦標賽等高水平賽事落戶,形成特色濱水運動生態。良好的水生態也為華為練秋湖研發中心、西岑科創中心等重大項目落地提供了優質的生態基底,實現“好風景”孕育“新經濟”。

“十四五”以來,青浦聚焦“農文旅商體展”融合的新業態、新場景、新熱點,綜合施策,系統發力,重磅推出水岸音樂節、“最江南”文旅節等爆款活動,大力培育票根經濟。今年前10個月,全區社零總額同比增長11.3%,接待游客近4000萬人次,同比增長19.2%﹔旅游收入107億元,同比增長23.3%。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茅冠雋)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