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開裂凹陷?Ta們迅速啟動…

日前,記者在朱涇鎮華光紫荊苑西側的公共停車場看到,此前破損嚴重的區域已設置施工圍擋,內部新鋪設的水泥路面平整堅實。兩周前,居民姚淑鳳經過此處時,發現路面多處開裂凹陷、碎石外露,存在安全隱患,便第一時間通過社區聯絡群向塘園居民區反映。塘園居民區迅速啟動響應機制,及時到現場核實情況並同步對接鎮相關職能部門,修繕工程很快啟動。“這不僅方便了我,也為周邊的居民,特別是上下學的孩子和家長,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改善。”姚淑鳳說。
在修復停車場的同時,居民區並未止步於“解決這一件事”,而是緊扣綜合網格“一三〇”工作機制的預警思路,主動對社區內道路開展全面排查,對轄區內四個小區的內部坑窪嚴重道路進行修繕。塘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金超介紹說,對於涉及市政范圍的道路問題,他們也及時反饋至鎮相關部門,並得到了快速響應與處置,從而從源頭避免同類問題重復發生,以“治一類”的思維破解“辦一件”的局限。
從居民區的公共設施維護到鄉村的鄰裡矛盾調解,“一三〇”工作機制在待涇村同樣得到充分踐行。隨著村民翻建房屋日益增多,因建房引發的鄰裡糾紛也逐漸凸顯。此前,待涇村蔣涇3組一戶村民在翻新房屋時,將門前坡道直接延伸至公共道路,擠佔通行空間,引發周邊村民不滿。村委會工作人員范建平表示,已計劃將侵佔道路的部分切除,並在整體路面上統一制作坡度,確保村民日常出行無障礙。

村委會意識到,隨著翻建房屋的農戶增多,若不提前防范,此類糾紛可能成為“高頻問題”。為此,待涇村依托“村民建言堂、能人議事堂、“惠涇彩”法治講堂、“老法師”調解工作室”構成的“三堂一室”鄉村微自治模式,牽頭制定房屋翻建相關公約,明確行為規范。范建平補充道,通過此事,村委預判到自建房還可能引發其他問題,因此總結出一套機制,提前告知新建房農戶注意事項,明確如損壞公共區域須進行補償或修復,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產生。
基層治理效能的提升,也離不開多元力量的協同參與。朱涇鎮第二綜合網格通過金山區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大賽平台,成功引入“心路心理咨詢師團隊”等專業社會力量。該團隊負責人王怡表示,“我們團隊的加入,也是想把實用的溝通技巧教給基層工作人員,幫助他們更好地與居民交流溝通,有助於他們開展后續的工作。”這些團隊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基層工作人員提供溝通技巧與矛盾調解指導,生動踐行了“六面體”工作體系中“多元參與共商”的理念,為實現“零發生”目標注入專業動能。
作為朱涇鎮規模最大的綜合網格,第二綜合網格覆蓋四個村和六個居民區。面廣量大的群眾訴求背后,有不少背景相似、症結雷同的問題。在網格治理大賽的推動下,朱涇鎮第二綜合網格聯合多方打造“一類事”觸發的前置治理實踐項目,形成“一三〇”工作機制,即發生一件事按常規程序協調處理﹔累計發生3件同類事項,立即啟動“一類事”協調機制,引入矛盾糾紛多元調處力量,最終力爭實現后續同類問題“零發生”,構建起閉環治理體系。朱涇鎮第二綜合網格調度員李勇灶表示,該機制在實踐中效果顯著,未來甚至有望升級為“〇一三〇”,即進一步向前延伸,從事后處置轉向事前預防,力爭從源頭杜絕問題的發生。
(來源:i金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