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老舊自建房小區竟變化這麼大

2025年11月24日16:06 |
小字號

圖片

11月14日下午,日頭正暖,微風輕拂。漕涇鎮匯安小區外的“半分菜園”裡,居民們正在為蔬菜澆水施肥。而在先前,小區裡毀綠種菜曾是社區治理的“頑疾”,而如今,漕涇鎮第一綜合網格積極協調周邊村,騰出6畝緊鄰小區的閑置土地,按“每戶半分”原則劃分出108塊菜地,供居民種植蔬菜,疏堵結合,這才拔除了“頑疾”。居民徐粉華阿姨告訴記者,現在家家戶戶都有菜可種,心裡美滋滋。“現在這菜園看著肯定好看,看著也舒服。自家種菜,自己也能吃了。”

匯安小區是一個有著20年歷史的居管自建房小區,深陷“無產証、無業委”的治理困境。小區居民來自全鎮7個村,還有部分外來人口,小區內毀綠種菜、亂搭亂堆成常態,老年人口“數字鴻溝”與外來人口歸屬感缺失交織。

漕涇鎮第一綜合網格依托金山區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大賽,得到了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大學生團隊的幫助,大學生們積極投身到菜園建設的各個方面,居民們也漸漸地從“隻顧個人利益”轉向“共建共治共享”,大家齊心協力把“菜地”變成了“景觀園”。

圖片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學生張兵權說:“我們對菜園進行了圍欄改造,讓菜園更加美觀,這樣老年人看上去,心情也會更加舒暢。”除此之外,大學生團隊還開設了“老友學堂”,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從充值話費到微信聊天,從線上挂號到拍攝視頻,社區的老年人只要有問題,大學生們就幫助答疑解惑,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的同時,也為社區治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張兵權說:“我們正好也在做一些老年人保障的課題,能夠了解老年人的需求,也為我們的課題提供一些研究的方向。”

圖片

為了讓網格治理更加精細化、系統化,漕涇鎮第一綜合網格構建起了C³綜合治理機制,以共建(Collaboration)、共享(Common gains)、鏈接(Catenation)為核心,讓治理顆粒度更細、執行力更強、處置鏈更短。在此基礎上,還成立了由居委、物業、居民小組長和志願者等群體構成的鄰裡自治小組,共同商議解決社區內的大小事。

小區居民羅世權說:“鄰裡自治小組開會的時候,我們也提起要把匯安小區整治好,讓大家生活的環境更舒適”。

圖片

從微景觀打造時征集居民意見,到物業服務優化時監督保潔時長與維修價目公示,再到公共議題宣傳時組織鄰裡討論,自治小組讓居民從“被動接受管理”變成了“主動參與治理”。漕涇鎮綠地居民區黨支部書記徐鋒琴說:“我們會定期開展一些活動,發揮居民議事的作用,后續的治理要更加精細形成一個居委會代管的自建房小區的自治模式。”

(來源:i金山)

(責編:沐一帆、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