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400畝,上海首個試點!

2025年11月20日16:59 |
小字號

11月18日上午,楓涇鎮新元村核心區塊的400畝農田裡,移栽機來回穿梭。嫩綠的油菜毯狀苗從機器中穩穩滑落,鑽入鬆軟的泥土,不多時就鋪滿了田壟。這種“插秧式”油菜移栽技術,在上海地區尚屬首次應用,以機械化替代傳統人工,讓油菜種植像插秧水稻般高效精准,成為破解“稻油爭時”難題的關鍵突破。

圖片

稻油輪作,是上海農耕的“黃金搭檔”,不僅實現糧油兼豐、守護國家糧油安全,更通過“冬種油菜、春賞花海、夏收稻浪”的生態循環,讓農田變身“四季花園”。但長期以來,油菜生育期長與水稻播栽時間沖突的問題,使許多農戶擔心影響水稻收成而不願種植油菜。為了突破局限,今年楓涇鎮與新金山農商集團合作,並依托上海市農科院選育的“滬油雜156”、中油所王漢中院士培育的“中油雜501”等高產品種,結合機械化移栽新技術,重新激活了“稻油”輪作的生命力。

圖片

據悉,作為上海首個稻油輪作試點,新元村10月上旬便啟動籌備。50畝育苗苗床提前完成翻耕整地,10月中旬完成種子播種,11月中旬移栽機完成調試后啟動移栽。期間,從農科院專家到農業技術人員,全程蹲守田間,手把手指導農機手操作,確保移栽深度、株距精准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試點的400畝核心區塊,正是滬派江南新元單元的重點區域。“在市農業農村委和市農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採用‘雙密雙高’標准,配合測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綠色防控,預計畝均油菜產量200公斤左右,較傳統種植增產30%。”楓涇鎮農服中心主任魯磊介紹,“這種模式不僅提升了產量,更通過機械化移栽和綠色防控實現了生態種植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圖片

“傳統人工種油菜,2個勞動力一天只能移栽半畝地。通過油菜毯狀苗育苗和機械擺栽,一台機器一天就能移栽30多畝地,大大提高了種植效率。按照當前油菜籽每公斤6元的價格,每畝能增收1000多元。上海市農科院庄行綜合試驗站副主任楊立勇表示。

(來源:i金山)

(責編:沐一帆、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