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勇立科技創新潮頭 徐匯撬動區域發展全方位躍升

2025年11月12日09:34 |
小字號

錨定人工智能賽道,以“模速空間”為支點,撬動區域發展全方位躍升

“大時代”徐匯勇立科技創新潮頭

黃浦江水在徐匯西岸拐了一個柔和的彎。過去幾年,徐匯濱江除了有能散步、小憩的步道,有充滿藝術氣息的各類地標,還涌來了全球科技創新的巨浪,吹來了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勁風。

當全球科技創新的浪潮奔涌至智能革命的深水區,“十四五”期間,徐匯以戰略遠見錨定人工智能賽道,以“模速空間”為支點,撬動區域發展全方位躍升,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大時代”立於潮頭。記者要送給徐匯的關鍵詞,就是“大時代”。

“核爆點”

2023年夏天之前,徐匯西岸傳媒港,萬余平方米的樓宇空間還是毛坯房。僅用38天,在緊鄰黃浦江的辦公場域,上海“模速空間”創新生態社區就誕生了。

這是徐匯乃至上海人工智能創新的“核爆點”,由此引發了一系列“鏈式反應”。

入駐“模速空間”的算力調度平台聯合九大算力供應商投用了超過10萬張卡,推出全國首個“算力生態超市”,走在中國乃至世界大模型產業發展的最前沿。產業生態也被“引爆”。在“模速空間”,“上下樓就是上下游”“鄰居就是合伙人”已成常態,閉環式產業生態涵蓋大模型上游要素層、中游模型層和下游垂類應用層。

“核爆點”並非憑空就有,而是徐匯區看清局勢提前布局的結果。

徐匯在人工智能產業賽道精准卡位。“十四五”期間,“AI+創新”的生態氛圍輻射到徐匯全域,從漕河涇開發區到漕溪北路上的徐匯區政府所在地,“聽得懂魯棒性、了解多模態”成為“店小二”們的基本素養。

科創“大時代”浪潮奔涌向前,徐匯區始終保持著敏銳的時代洞察力和敢為人先的勇氣。

“世界級”

處於科技革命“大時代”,徐匯迎來了自身空間持續迭代升級、城市活力不斷激發的“大時代”。

“十四五”期間,徐匯面臨著“南北之問”這道考題,即如何加快中部與南部兩大板塊的發展。

利好消息接踵而至:徐匯萬科入市、高鐵接入上海南站,陸續帶動了中城的崛起,使其具備連接徐匯濱江與漕河涇開發區的產業能級。而位於最南端的華涇鎮,則迎來了北楊小鎮、華之門等多個重磅項目的開竣工。

眼下,徐匯已布局大徐家匯、徐匯濱江、漕開發拓展、徐匯中城、華涇門戶等“五大功能區”,其中徐匯濱江西岸“傳媒港、數字谷、金融城、數智中心、熱力秀場、中央公園、創業夢工廠”等七大百萬級功能組團踐行了整體規劃理念,效果正次第呈現。

大徐家匯尤其引人關注。打造“新六百YOUNG”和“新六百HUB”兩大商業綜合體,推進太平洋百貨、第六百貨整體更新,加上新鴻基徐家匯中心的入市,徐家匯商圈將迎來整體的轉型蝶變。

從空間規劃看,徐匯已立下“世界級”的目標理想,在西岸建設“世界級濱水區”,在徐家匯打造“聞名遐邇的世界級商圈”。

“小確幸”

“大時代”裡也有“小確幸”,徐匯對“民生溫度”同樣高度重視。

徐匯注重將科技成果轉化為民生服務的具體實踐。全國首家“AI+養老”體驗店落地徐匯,首批亮相的智慧養老產品和服務超過120款。

細數徐匯五年來的相關工作,不難發現與其堅持開展的“三舊”變“三新”民心工程有著緊密關聯:楓林街道宛南六村在完成43台加梯后“無縫銜接”舊房綜合改造,小區環境大幅改善,物業費上漲75%卻收獲居民100%的同意率……

“十四五”期間,徐匯還建成40個功能復合的“生活盒子”,老百姓在“家門口”切切實實享受到了優質便捷的社區服務。“三舊”變“三新”工程使約21萬戶居民實實在在受益。舊住房綜合修繕面積達1150萬平方米,為“十三五”總量的2.7倍,近400個老舊小區的18萬戶居民得益。

這背后,是徐匯堅持“財力一分增長、民生一分改善”,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紅利的決心。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舒抒)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