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月來,一艘“巨輪”改寫商業邏輯的上海實踐
4個多月來,“路易號”所在的興業太古匯日均客流高達8萬至10萬人次
一艘“巨輪”改寫商業邏輯的上海實踐
南京西路商圈日均客流超50萬人次,周邊重點商場客流同比增長超50%,銷售額普遍實現翻倍增長
這一現象級消費場景創新要素——
■集首發經濟“首展首店首秀”於一身
■創造可逛、可看、可品的沉浸式體驗
■設計充滿故事性、話題性、觀賞性
■模糊觀展、娛樂、購物、用餐的界限
■“體驗消費”“情緒價值”是關鍵變量
這艘首發巨輪選擇上海必然因素——
■競爭激烈市場中的極致追求:
將最極致的創意呈現、最超前的融合創新放在上海
■一流營商環境提供的確定性:
“不破法規破常規”,從概念到落地僅用不到3個月
■向全球頂尖企業傳遞強信號:
在上海,最大膽的商業構想,可以得到最有效的落地支持
巴林游客赫蒂賈前幾天第一次到中國旅行。“巴林的TikTok(抖音海外版)被這艘‘巨輪’刷屏了。”站在上海的“路易號”前,她心滿意足地拍下照片,連聲贊嘆:“這比視頻裡看到的還要震撼!”赫蒂賈是數百萬來滬外籍游客中的一員,而“路易號”已成為游客“必來上海”的又一理由。
今年6月25日,路威酩軒(LVMH)集團旗下路易威登(LV)品牌在上海揭幕全新概念地標“路易號”。這艘獨一無二的“巨輪”,迅速引爆社交媒體,成為申城最熱打卡點。統計數據顯示,4個多月來,“路易號”所在的興業太古匯日均客流高達8萬至10萬人次,南京西路商圈日均客流超50萬人次,周邊重點商場客流同比增長超50%,銷售額普遍實現翻倍增長。
第八屆進博會上,LVMH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吳越說,已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游客在“路易號”上消費並完成離境退稅。
在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國內消費市場尋求突破之際,“路易號”的崛起,提供了一個值得觀察的樣本——當下的消費者,究竟需要什麼?
破局,提供獨特體驗
近兩年,國際一線品牌普遍遭遇市場寒流,“路易號”卻逆勢而上,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據品牌方統計,截至發稿時,“路易號”的“非凡之旅”展覽累計接待觀眾逾36萬人次,日均參觀量超2500人次。
9月16日,LVMH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伯納德·阿爾諾專程到訪上海,在不到24小時內兩次登“船”,與消費者近距離交流。他感受著現場的超高人氣,探究的是整個行業渴望破解的密碼——如何才能在存量市場中,創造新的消費增量?
“路易號”的答案,是一場由內而外的顛覆性體驗。這艘總長近115米、高30米的“巨輪”,以復雜工藝拼接出炫目的金屬船體,帶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步入其中,映入眼帘的是古董硬箱在光影藝術交織下的藝術空間,消費者可以一路領略“箱筑奇景”“匠心工坊”等九大主題展廳。行至二層,是“萬花筒隧道”和精品店,可以切身感受用炫酷視覺體驗創造出的夢幻購物空間。登上三層餐廳,品嘗美味的同時,還能在“甲板”露台上感受南京西路的無限魅力。
“路易號”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此。它集首發經濟“首展+首店+首秀”三大要素於一身,將品牌的探索文化與現代前沿科技、沉浸式藝術演繹、商業零售進行有機融合,創造出可逛、可看、可品的沉浸式體驗。這種充滿故事性、話題性、觀賞性、吸引力、體驗感的設計,最終演化為一場現象級的消費盛事。
“‘路易號’是對零售新模式的探索。”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表示,“路易號”模糊了觀展、娛樂與購物、用餐的界限,將沉浸式參觀體驗轉化為一場探索之旅,極大地提升了體驗的深度與記憶點。而“體驗消費”和“情緒價值”,恰是吸引客流的關鍵變量,也是當下零售業的核心競爭力。
根據太古地產發布的報告,今年1至9月,上海興業太古匯零售銷售額大幅增加41.9%。這也印証了一個趨勢,在當下的消費市場,消費者渴望的不再是單一的購買行為,而是商業、文化與科技跨界融合帶來的全新體驗。“路易號”的成功,証明商業與科技、文化的融合業態是品牌突圍的一大方向。這種融合,並非簡單的疊加,而是系統性的整合創新,通過跨界融合實現文化與情感的共鳴,從而更順暢地推動消費轉化。
放眼南京西路商圈,這樣的探索並非孤例。與“路易號”毗鄰的星巴克甄選上海烘焙工坊,將咖啡豆烘焙生產線嵌入商業空間,讓消費者站在蜿蜒的金屬管道下,見証咖啡豆化為杯中醇香的全過程,迄今已吸引千萬人次到訪。興業太古匯的博新全宇宙沉浸式探索中心,借助VR技術讓消費者走進法老墓室,漫步印象派畫家筆下的巴黎。這種“商業+”的跨界探索,源源不斷吸引著消費者前來嘗鮮。
事實上,循著這條路徑“破局”的品牌不在少數,它們正匯聚成一種行業發展的趨勢。意大利家居品牌Baxter在滬引入餐廳、俱樂部,上海本土品牌之禾在衡山路打造集多種業態於一體的之禾卡紛花園,第一年收益就超越預期。
這些實踐都指向一個共識,在上海這片全球零售創新的“試驗田”裡,單一的購物功能正被復合的文化與社交體驗所取代。這既是對品牌創新能力的考驗,也是對城市商業空間運營邏輯的全新塑造。
破圈,商圈場景迭代
“路易號”帶來了顯著的“破圈”效應,讓上海在全球消費版圖上更加亮眼,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帶來聲量,更將自身的巨大“流量”轉變為整個商圈的“留量”。大數據監測顯示,“路易號”啟航后,周邊餐飲、零售等消費額普遍實現兩位數上漲。
“商業體的長期活力,在於激活場域的公共價值。”興業太古匯聯席總經理施桂攀點出另一個觀察視角,“路易號”不僅是一個品牌的“快閃店”,更成為一個標志性事件,催化整個區域向體驗型、個性化的商業模式轉型,顯著提升了南京西路商圈的能級與輻射力。
靜安區順勢而為,以“路易號”為旗艦,串聯起興業太古匯、吳江路、張園等區域,推出市集、體育賽事等文旅商體展聯動活動。吳江路—豐盛裡通過推出秋日市集、延長營業時間、增加外擺位等方式,打造出充滿“煙火氣”的夜經濟﹔張園及茂名北路結合上海網球大師賽,推出品牌快閃、露天觀賽、互動抽獎等活動……監測數據顯示,9月1日至10月8日期間,“路易號”周邊區域餐飲、零售、住宿及其他服務消費同比大幅增長79%。
這種由點及面的漣漪效應,是上海所期盼的,也是上海提升商圈能級的目標。《上海市商圈能級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提出,著力打造全球一流商圈。今年,上海推出46個商圈新建和改造項目,涉及商業建筑面積超330萬平方米。
“路易號”為上海商圈更新提供了全新理念,那就是強化服務和體驗的深度融合,讓商業不只是“買買買”,更是“游逛玩”。面向未來,商圈必須逐步擺脫“購物中心”的單一身份,進化為一種“體驗中心”乃至“社交中心”,實現商品、服務與文化的深層聯動。
不少創新者已先人一步開始探索。引入“路易號”的興業太古匯,年初起就在謀劃一盤大棋:通過北廣場煥新升級,實現多層次的立體聯通,這既能為地鐵換乘打好基礎,也能推動物理空間的聯動。而引入MONCLER、ZIMMERMANN等品牌的雙層大店,不僅僅是品牌矩陣的“升檔”,更是體驗維度的拓展。它們本身就集零售、展覽、定制服務於一體,與“路易號”共同形成了一個“體驗場”,合力推動商圈從商品銷售到體驗場景的升級迭代。
在更大場域,上海持續吸引消費新業態,也開始定義未來消費新趨勢。靜安區商務委負責人表示,科技賦能文化消費的潛力很大,靜安大力支持沉浸式體驗等各類商業新探索,積極促進科技、文化與商業融合創新,將打造更多特色消費場景,持續賦能商圈活力。
破浪,牽手上海造夢
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是:作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創新案例,“路易號”為何選擇“停泊”在上海?
上海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認為,這是企業順應歷史的自然選擇,也是面向未來的明智研判。“上海擁有以商興市的深厚傳統與開放基因,始終位於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前沿。它既是中國的消費熱土,也是洞察全球消費脈搏的重要窗口。”
“路易號”在上海醞釀,源於這裡豐厚的市場底蘊與消費活力。數據是最好的佐証:2024年上海口岸貿易總額達11.07萬億元,穩居全球口岸貿易城市首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9萬億元,保持全國城市首位﹔70余家國際消費品牌中國總部扎根於此,共同構成對頂級品牌的“強磁場”。
“上海是一座世界上獨一無二、深度連接東西方的傳奇城市。”吳越說,百年前,愛因斯坦、卓別林從上海的“大碼頭”上岸,帶來西方文化。梅蘭芳從上海的“大碼頭”出發,去傳播東方神韻。“今天,‘路易號’以航海文化呼應上海的碼頭文化,開啟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
“路易號”在上海誕生,來自激烈市場競爭下消費者對創新的極致追求。上海消費者渴望最新、最獨特的體驗,不滿足於做全球時尚的追隨者,而要成為新潮流的定義者。這一角色變化意味著,全球頂尖品牌必須將最大膽的商業構想、最極致的創意呈現、最超前的“商業+”融合創新放在上海,才能在這片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贏得先機。
“路易號”從上海啟航,離不開一流營商環境提供的確定性。今年,上海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與“首發上海3.0版”政策的發布,為“路易號”的商業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今年春天,收到路易威登的意向后,市商務委、靜安區迅速組建“市區雙牽頭”工作機制,本著“不破法規破常規”的魄力,統籌協調各相關單位,最大程度優化流程。從梳理九大領域《潛在問題預研清單》,到每周銷項解決動態問題,最終,“路易號”從概念到落地,僅用了不到3個月。
阿爾諾到訪上海期間這樣評價:“‘路易號’的成功,在全世界其他地方都難以發生。這種政府跟企業、市場、文化各方面的緊密結合和高效互動,全世界少有。”這一評價向全球頂尖企業傳遞出一個強烈信號:在上海,最大膽的商業構想,可以得到最有效的落地支持。
或許,這才是“路易號”更深刻的啟示: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當營商環境的口碑通過全球商界領袖親身體驗傳播開來,上海必將吸引更多、更具創新性的“金鳳凰”,選擇這裡,來到這裡,扎根這裡。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吳衛群 葉宇 孟群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