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敢闖敢試追求卓越,滬上科技先鋒分享創新故事

2025年11月12日09:27 |
小字號

滬上科技先鋒分享創新故事,反映“十四五”時期上海科技領域重要進展

上海科技工作者:敢闖敢試追求卓越

昨天,“為國擔當 勇為尖兵”先進事跡報告會(科技專場)在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拉開帷幕。七組科技先鋒代表分享了他們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等領域的創新故事,反映出“十四五”時期上海科技領域的重要進展,也生動詮釋了上海科技工作者“敢闖敢試、追求卓越”的精神風貌。

演講者中,有的潛心問道,勇闖基礎研究“無人區”,追索“從0到1”的重要科學問題﹔有的向難而行,攻克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鑄就大國重器的民族脊梁﹔有的扎根一線,以前沿成果守護百姓日常,催生新模式和新動能﹔有的甘為人梯,以專業化服務長情陪跑,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裡”。

“我們要做的是成為一群勇闖基礎研究‘無人區’的勇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所長張杰的話,道出了上海科學家的使命感。他說,李政道研究所的使命是聚焦根本性科學問題——宇宙裡的物質來自哪裡。為此,“極端宇宙條件下物質的起源與演化”成為李所粒子與核物理、天文與天體物理兩大研究部的共同聚焦點,凝聚態物理研究部則瞄准當代科技發展的一個瓶頸性難題——量子計算的可靠性。

2023年5月,無問芯穹在上海成立。這家企業致力於突破國外大企業壟斷的大模型操作系統,打造自主可控的智算支撐底座。無問芯穹聯合創始人夏立雪帶領團隊,攻克了華為、沐曦等國產異構芯片的適配難題,開發出異構、異域、訓推一體的智算雲平台,有效提升了國產算力能效,加快了這一領域的國產替代速度。

公司成立隻有兩年多,為何能取得如此出色的業績?夏立雪說:“無問芯穹員工的平均年齡隻有32歲,所有的技術突破都是靠沖在一線的年輕人實現的。”上海的創新創業環境,也是公司成功的重要因素。創業團隊入駐“模速空間”后,他們發現,這裡真正實現了“上下樓就是產業上下游”,樓上的大模型應用企業員工,下樓就能到無問芯穹談合作、買算力。

報告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院長毛穎和一位因車禍高位截癱的病人一同上台。去年11月,病人董輝在華山醫院做了腦機接口植入手術,如今已恢復部分生活能力。董輝說,手術后訓練的第九天,他原本無力的手可以把小木球一下子拿起來﹔一個月后,他開始舉杠鈴﹔半年后,能完成拿水瓶喝水、倒水等動作。董輝告訴大家:“最近,我開始練習寫字了。我希望今后能站起來,能走路,恢復正常的生活。”毛穎說,腦機接口技術為截癱患者帶來了曙光,今后還有望治療癲癇、中風、漸凍症、失語症等疾病。華山醫院正在與多家上海腦機接口企業合作,開展這項前沿技術的臨床試驗。

報告會尾聲,科技先鋒代表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唱起了《科創之城》。這首歌曲基於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音樂學院合作的“多模態腦電特征解碼研究”項目,用科技賦能藝術創作,通過分析腦電圖信號,探索藝術創作從經驗導向到神經証據驅動的范式變革。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俞陶然)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