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全球工業用品服務橋梁,震坤行攜AI新引擎亮相第八屆進博會
進博會是全球創新產品“首發首秀”的重要舞台。在第八屆進博會上,深耕工業用品供應鏈的震坤行工業超市(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震坤行”)不僅帶來了最新的數字化成果,更展現了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角色的深刻演變。
作為進博會“溢出效應”的見証者與受益者,震坤行從第二屆、第六屆簽約“首單”,到今年發布AI大模型,一路走來,不僅見証了進博會的開放與創新,也親歷了企業的成長與蛻變。
“行家玲瓏”:為工業採購裝上智慧大腦
回顧震坤行的進博歷程,一個個“高光時刻”仍歷歷在目:2019年,震坤行與陶氏公司、施耐德電氣達成1億美元採購意向訂單,成為上海交易團在該屆展會的首個採購訂單。2023年,企業再次拿下“首日首單”,價值高達3億美元。這些歷史性時刻,勾勒出震坤行從“引進來”到“融進去”的發展軌跡。
而今年進博會,震坤行帶來了更具突破性的創新——首發“行家玲瓏”AI大模型及智能體家族。震坤行董事長兼CEO陳龍介紹:“‘行家玲瓏’AI大模型,是基於我們服務超過十萬家客戶所積累的大量產品數據和專家經驗,針對採購場景的復雜性和痛點問題所打造的工業用品垂直領域大模型。”
在工業用品採購領域,品類繁雜、標准不一、選型困難一直是行業痛點。“行家玲瓏”的誕生,正是為了破解這些難題。陳龍用三個“聚焦”概括了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即聚焦於工業用品的選型推薦、聚焦於企業的採購管理、聚焦於制造業的應用場景。
展台上,震坤行AI智能體矩陣集體亮相。其中,“AI物料管家”以及“AI推品大腦”等AI工具,將傳統依賴經驗的採購決策,升級為數據驅動的智能決策,大幅提升了採購效率和准確性。
除了AI創新,震坤行展出的智能履約交付解決方案同樣引人注目。可視化大屏上,32個總倉、105個服務中心倉的全國網絡布局清晰呈現,配合6000多台生產線邊的智能小倉庫,構建起覆蓋全國“最后一公裡”的交付網絡。
在互動體驗區,參觀者還能體驗智能小倉庫的便捷操作:通過自助鑒權領取物料,系統自動記錄並觸發補貨,實現了物料管理的無人化、智能化。這種模式不僅降低了企業的管理成本,更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
首發ESG報告,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本屆進博會上,震坤行還首次發布了ESG報告,系統披露了企業在環境、社會與治理三大維度的實踐成果,涵蓋綠色低碳、員工關懷,負責任採購、公益慈善等領域。這份報告標志著ESG理念已深度嵌入企業戰略內核。
同時,震坤行宣布成立全球創新研發中心,充分發揮中國工程師的研發和創新能力,幫助制造業,推動工業用品的創新發展。
“震坤行是全球優質工業用品服務中國企業的橋梁。”陳龍表示:“我們不僅要做好供應鏈相關的服務,還要主動參與到新興技術的研發和創新,不斷推動工業用品的迭代升級。”
此外,震坤行高端對話欄目《行家對話》推出進博會專場,分別與杜邦、卡赫、丹佛斯等國際品牌高層進行深度對話,分享幫助海外品牌深入中國市場,助力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成功經驗。
未來展望:AI驅動供應鏈新變革
“工業用品的供應鏈,正在從電商化、數字化向AI智能化演進。”談及未來,陳龍充滿信心:“我們相信隨著AI能力的提升,能根本性實現工業用品供應鏈更加高效、更加透明,為我們的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從最初引進全球優質工業用品服務中國企業,到如今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助力中國制造走向世界,震坤行的發展路徑恰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縮影。在進博會這個全球舞台上,震坤行正以其獨特的商業模式和創新實踐,向世界展示著中國供應鏈企業的智慧與擔當。
正如陳龍所言,“震坤行作為工業用品服務平台,服務中國制造業。中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全球先進的工業用品。”如今,這家企業在AI技術的驅動下,為這座橋梁裝上了智慧的引擎,助力制造業企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健前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