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好碼頭 2025虹橋HUB大會聚焦中國企業出海
2025虹橋HUB大會聚焦中國企業出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正打造服務先行區
千帆出海,大虹橋是最好的碼頭
中國企業出海已成為當下深度參與全球產業鏈重構、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戰略選擇。大虹橋作為聯通國際國內市場的“彩虹橋”,正全力打造服務企業“走出去”先行區。昨天,虹橋國際經濟論壇“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分論壇暨2025虹橋HUB大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召開。大會以“橋連世界:全球變局下的中國企業出海”為主題,國內外頂尖專家學者、業界代表共同闡釋服務企業出海,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時代議題。
當下,中國企業出海已經從產品出海向產業鏈出海、標准出海、品牌出海全面升級。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深專家委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認為,中國企業出海大潮勢不可擋,在此背景下,大虹橋發展正當其時,潛力巨大。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國際經濟學教授理查德·鮑德溫表示:“經濟學家、記者和政治家在談論中國時,他們通常認為中國是出口依賴型經濟體,但事實上中國制造業並非高度依賴出口。從數據可見,中國、美國、日本的制造業出口佔比均低於50%:中國為43%,日本46%,美國僅29%,而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韓國、英國等其他主要制造國,這一比例均超過了50%。”他強調,在國際供應鏈中,進口和出口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而“走向全球”戰略則展現出中國現在已經進入了世界先進經濟體的發展階段。
目前,虹橋正以“虹橋服務+長三角制造+全球市場”的國際化經營模式,積極推動長三角優勢產能、優質裝備、適用技術和先進標准的“體系化出海”。
“大虹橋是中國開放與全球化的新樞紐,是彰顯中國高質量發展精神、連接中國與世界的現代橋梁。”英國48家集團主席、倫敦出口公司總裁杰克·佩裡認為,面對飛速發展的技術和全新的全球化態勢,中國企業和中國技術需要更好的架構和體系以更順暢地對接西方市場。
朱民認為:“若將出海企業比作千帆競渡、駛向全球舞台的各類船隻,那麼大虹橋便是它們最好的碼頭與基地,為其提供全方位的綜合服務。”當前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正在全力打造服務企業“走出去”先行區,構筑出海企業總部高地、海外綜合服務高地、出海制度創新高地。虹橋海外發展服務中心、國際人才服務中心、海外貿易中心三大公共平台目前已匯聚280多家市級認定的各類總部、500多家專業服務商,今年以來舉辦出海活動140多場,對接企業4600多家次,以高品質服務護航中國企業高質量出海,助力中國企業彰顯全球競爭力。
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孔福安表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正聚焦進一步提升輻射能級的使命任務,朝著全面建成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發展目標,接續用力,將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打造成改革創新的前沿陣地、鏈接全球的重要門戶、價值創造的協同典范。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吳衛群 見習記者 高晨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