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銀發舞者與青春共舞 《交際場:回響1978》亞洲首演

2025年11月06日18:25 |
小字號

《交際場:回響1978》亞洲首演

47年后,銀發舞者與青春共舞

1978年,當皮娜·鮑什編舞的《交際場》創排時,皮娜看著20位年輕的舞者,曾設想:當這群舞者步入老年,會如何演繹這部作品?47年后,《交際場:回響1978》將於11月7日至9日在上海迎來亞洲首演。作品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與英國薩德勒之井劇院等國際伙伴共同推動,並由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承辦。9位首版舞者將登台表演,他們中最年長的80歲,最年輕的也已經70歲了。

47年過去,他們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頭發變白、皮膚變得鬆弛、行動變得緩慢,各自也都經歷了不同的人生境遇。當他們再度站在舞台上,還能跳舞嗎?當蒼老的身軀與青春的影像重逢,將給觀眾帶來什麼樣的感受?

不完美裡藏著47年的人生

《交際場:回響1978》以皮娜首版編舞為基礎,首版舞者梅麗爾·坦卡德身兼導演與演員兩職。翻看檔案庫中《交際場》早期影像時,梅麗爾感到震驚:“它看起來極具現代感,很生動,充滿人性。我想,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影像,隻保留幾位原版表演者,利用剪輯與燈光技巧,與這些影像共同完成作品。”

梅麗爾給老同事打電話,詢問誰願意並且有體力完成這個項目。79歲的約翰·吉芬說,接到電話時,他的第一反應是拒絕,“我跟她說‘梅麗爾,我老了,原版3個小時的舞,我現在實在撐不了那麼久’”。但梅麗爾在電話裡描述的“與青春共舞”的概念,又讓約翰·吉芬心動,最終,他鼓起勇氣重回排練廳。

舞者阿瑟·羅森菲爾德說,47年后,聽到那首《黑咖啡》的旋律,就像有人在他身體裡按下了開關,腳步會下意識跟著舞動。有一次排練,他盯著影像裡那個跳得滿頭大汗的自己,忽然愣了神,“你知道那是你,但又不是你,像是看著另一個人的人生,很奇妙”。

9位首版舞者回歸最初的角色。在《交際場:回響1978》,梅麗爾將原版的3個小時縮短了50分鐘,不追求令人喘不過氣的動作,更在意停頓下來。

在皮娜·鮑什的藝術世界裡,舞蹈從不只是炫技,而是對人類生存狀態的探討。她習慣以提問的方式創作,讓每位舞者基於自身經歷給出答案,即便同一動作,也因個體差異呈現不同質感。排練時,貝婭特麗切·利博納蒂常因記不住站位而自責,卻在老同事們的鼓勵下慢慢調整,“我們接受這個版本是不完美的,但不完美裡藏著我們47年的人生”。

“你只要跳得像你自己”

《交際場:回響1978》開票即售罄。今天這部作品為何依然動人?

梅麗爾回憶,排演《交際場》前,舞蹈劇場來了8位新舞者。皮娜發現,新舞者和舞團原來的舞者之間,交流有一些困難,她以此為素材創作了這部作品。“皮娜的作品都與愛有關。她希望有一個場所讓人們彼此連接,讓孤獨的人尋找愛、尋找同伴。《交際場》可能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在梅麗爾看來,皮娜的作品還有一個創新之處——她在作品中誠實地表達人的脆弱和痛苦。“作為舞者,我們總是被教導要偽裝、要微笑,皮娜卻要我們盡情展露所有情感,不論是痛苦、焦慮,還是害怕。這是一個巨大突破。”

約翰·吉芬說,作為舞者,旋轉、跳躍都追求完美,生怕露出一點破綻,而皮娜用魔法讓我們卸下盔甲。皮娜說,你不用跳得像別人,你只要跳得像你自己。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吳桐)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