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人民舞台 滬疆同台

記者 馬作鵬
2025年10月29日10:47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昆侖山脈巍峨矗立,見証著千年絲路的文明交融﹔葉爾羌河蜿蜒流淌,滋養著多民族共生的深厚情誼。

自上海對口援疆工作啟動以來,上海以“中央要求、當地所需、上海所能”為指引,數百名優秀人才跨越千裡扎根新疆,在民生、產業、文化等領域播撒合作的種子。

隨著滬疆兩地文化交流進一步深入,“2025滬疆文化交流周”也即將在上海拉開帷幕。

2025年,人民網上海頻道推出“人民大舞台”文化潤疆項目走進喀什葉城和澤普,以“搭對子”“賽擂台”為紐帶,在舞台間奏響民族團結與文化互鑒的新歌謠。

一個舞台,兩地星光

當文藝比賽早已超越“競技”本身,成為滬疆文化碰撞、情感聯結的鮮活載體,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新疆舞者姑裡格娜·吾守爾表示:“上海老師的舞蹈,溫柔有力量。”青年舞者阿布拉·依納依提則感悟:“細膩與遼闊可以並存,如同葉爾羌河,既需浪花歡騰,也要河床寬廣。”他正嘗試將上海舞蹈韻律融入維吾爾族舞蹈的旋轉技巧中。

作為人民網上海頻道2025年重點文化潤疆項目,“人民大舞台”擂台賽海選了葉城縣各鄉鎮、藝術團的16支優秀隊伍,他們帶著民族舞蹈、現代樂器彈奏、獨唱、集體舞等多樣節目同台競技。更特別的是,上海文體達人以“藝術助力官”身份深度參與,與新疆達人共同打磨節目——這場在澤普縣,同樣的文化盛宴正在上演。

這座在維吾爾語中意為“漂著金子的河”的小城,不僅承載著古絲綢之路的繁盛記憶,更在對口援疆的春風裡,成為滬疆兩地文化交融的“新驛站”。

彩排現場,滬疆兩地的藝術創作者早已開啟深度融合的探索。身著民族服飾的舞蹈達人們裙擺輕揚,花紋隨舞步流轉,古再麗努爾與阿曼尼薩正為《麥西來普之情》打磨細節,她們談及即將到來的融合演出,眼神裡滿是期待:“希望用我們的熱情感染在座所有人,盼著能和大家一起互動!”

文化交融,情感共鳴

隨著來自上海的藝術達人們首先走進昆侖山山河歷史博物館,注意力全被“昆侖山河”主題展覽中葉城的文化根脈所吸引。

舞台外的展廳裡,葉城各時期各民族共同開拓邊疆的史料、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團結故事,與上海援疆干部人才的奮斗足跡交融。

“看完展覽才真正明白,葉城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著多民族共生的溫情,這也讓我們接下來的藝術合作更有底氣、更有溫度。”一位上海達人感慨道。

舞台上,幾位小朋友的身影更成為現場最動人的亮色。來自紅旗小學生們共同准備了模特走秀節目,說起參賽的緣由,“以前來體育館就覺得這裡好玩,這次能站在舞台上,我和小伙伴們練了15天呢!”

當被追問節目內容時,她先是俏皮地賣關子。稚嫩的話語裡,滿是對舞台的熱愛,也藏著文化傳承的無限可能。

擂台競技,文化綻放

擂台賽現場,葉城16支節目隊伍依次登台,將葉城的文化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澤普縣的晉級賽中,熱瓦普的傳統琴聲與薩克斯的西洋旋律在《我和我的祖國》中碰撞,完成表演后,上海的朱麗明拉著小搭檔的手介紹:“這是我的小搭檔,我們是臨時搭檔,卻把作品完美呈現給了大家,特別感謝他,他彈熱瓦普的樣子特別棒!”

作為少數民族代表,陳明在與澤普同胞共同完成樂器彈唱、載歌載舞后動情表示:“澤普是對口援疆項目的合作地,來到這裡就像回到家一樣,和各族同胞在一起特別開心、自豪,感覺我們就是一家人,這次合作十分圓滿。”

歷經葉城、澤普兩場16進8的激烈晉級賽,16支優秀隊伍從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帶著對藝術的熱愛與對文化的敬畏登上總決賽舞台。

這裡有著當地達人的真情綻放﹔帶著非遺的傳承創新,也有著現代藝術的創新表達,每一個節目都訴說著文化交融的故事,每一段表演都傳遞著民族團結的力量。

“從來沒想過自己能拿二等獎,太激動了!”

獲得二等獎的《葉爾羌河上的月光》表演者阿扎提古麗,提起這次演出滿是感激。這是她第一次接觸竹笛,曹老師的伴奏與她的唱腔自然融合,讓她深深愛上這種藝術搭配。這份因藝術結下的情誼,正是滬疆文化交流的生動體現。

聚光燈下,陳榮身著華麗蒙古族服飾,伴隨著科爾沁草原經典民歌《萬麗》翩然起舞,最后一個動作落定時,掌聲雷動。

她從2022年開始在社區教學舞蹈,起初,她只是想把熱愛的蒙古舞分享給更多人,意外的是,這份初心不僅得到了社區書記的全力支持、工作人員的積極配合,更收獲了社區居民的熱情響應。

在她的帶領下,澤普縣的孩子們推開了藝術之窗:從喀什春晚的舞台上嶄露頭角,到澤普春晚收獲掌聲﹔從站上烏魯木齊春晚的更大舞台,到遠赴北京參加比賽、去上海角逐模特賽事——這些曾經鮮少走出家鄉的孩子,跟著陳榮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

文化潤疆,滬喀情深

從昆侖山博物館裡的歷史回望,到彩排室裡的反復磨合,再到舞台上的精彩綻放,“人民大舞台”搭建的不僅是藝術展示的平台,更是民族團結的“連心橋”。

自2010年上海對口援疆工作啟動以來,閔行區與喀什地區澤普縣締結了山海之盟,在民生、產業領域播撒合作種子,而“人民大舞台”正是文化領域對口支援的生動實踐,它讓上海的藝術活力與澤普的文化底蘊深度交融,成為滬疆情誼的生動見証。

一年多來,上海援疆澤普分指以“文化潤疆”為使命,聯動上海與新疆兩地資源,累計開展文化交流活動128批次,線上線下覆蓋群眾逾82萬人次。從鄉鎮舞台到國際賽場,從非遺傳承到文旅融合,每一個數字背后都是滬喀情深的見証。

隨著更多滬疆文化交融活動的開展,文化潤疆的力量將持續滋養民族團結之花,讓昆侖山下的文明交融之路越走越寬廣,讓滬疆人民的心越貼越緊密,共同書寫新時代兩地合作發展的新篇章。

在“人民大舞台”的舞台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藝術的交流,更是心靈的溝通﹔不僅是文化的碰撞,更是情感的交融。這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一場場精彩的演出,正是滬疆兩地人民心手相牽、共筑文化橋梁的生動寫照。

以文化為紐帶,以藝術為橋梁,滬疆兩地還將共同唱出民族團結、文化繁榮的美麗歌聲。(文中圖片由朱怡潔、李蕙蘭拍攝)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