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生物醫藥創新轉化與國際合作新路徑,第七屆“健康中國·思南對話”在黃浦舉辦

人民網上海9月29日電 (記者葛俊俊)9月28日,以 “匯新智﹒促轉化﹒共筑國際健康創新生態”為主題,第七屆健康中國﹒思南對話在上海黃浦區舉辦。本次會議匯聚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醫療機構、產業主體及投資領域代表,聚焦生物醫藥創新轉化與國際合作重點方向,共同研究謀劃產業發展新路徑。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致辭
在開幕致辭中,四大慢病重大專項技術總師、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強調,精准醫學進入關鍵窗口期,應加強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的融合,完善產學研協同機制,這與我國生物醫藥創新從“跟跑”向“並跑領跑”轉變的核心需求高度契合。廣慈—思南園區響應黃浦中央科創區部署,打造生物醫藥創新研發策源地,形成特色轉化服務品牌,他強調,健康中國建設需全球攜手,呼吁各界以創新魄力與務實擔當主動作為。
上海市黃浦區委書記杲雲致辭
上海市黃浦區委書記杲雲在致辭中表示,將強化廣慈—思南園區的平台功能,構建以數字科技和生命健康為核心的“2+1”現代產業體系。2025年上半年黃浦GDP達1714億元、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5億元,均列中心城區第二﹔2024年健康服務業稅收29.8億元,較“十三五”末提升72.3%。目前,區域已集聚多領域龍頭企業,兩個特色創新產業科技園區成功立項,聯合瑞金醫院培育8余家生物醫藥企業。他特別提及世博浦西片區“中央科創區”規劃,該區域以數字科技、生命健康為核心產業方向,將打造全球創新要素融匯之地,誠邀企業英才扎根發展。
啟動“廣慈思南(中港匯)醫學轉化創新生態發布儀式”
“園區人才企業年金計劃”啟航
會上,集中舉行了八大發布與簽約儀式,涵蓋生態構建、人才保障、技術創新等關鍵領域:由黃浦區副區長沈丹娜、瑞金醫院院長寧光等共同啟動“廣慈思南(中港匯)醫學轉化創新生態發布儀式”﹔上海市人社局副局長費予清、黃浦區副區長王槐等見証 “園區人才企業年金計劃”啟航,該計劃為上海市同類政策在黃浦區及國家級園區的首次落地﹔“瑞金醫學數字人合作聯盟”發布,融合光子CT與3D掃描技術構建高精度人體模型。
產業協同項目方面,園區與威高醫療、諾瑞鉑共建“醫療器械及生物技術驗証中心”,推動科研成果從實驗室向臨床應用轉化﹔建設“AI+數字健康科技中試平台”,構建覆蓋彈性算力支撐、生物信息分析、醫學科研協作與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平台。未來還將加速“臨床需求牽引—數據智能驅動—成果快速轉化”創新閉環﹔“腫瘤診療創新孵化器”簽約落地,聚焦復發轉移患者系統化解決方案﹔完成“轉化示范型高端非公醫療機構”簽約及4家新引進生物醫藥企業集中入駐儀式,進一步完善產業生態。
廣慈—思南產醫融合國際創新大賽啟動
此外,廣慈—思南產醫融合國際創新大賽由陳竺院士、黃浦區委副書記區長徐惠麗、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翟金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共同啟動,該賽事三年來已累計促成成果轉化金額6.67億元,持續為早期項目提供賦能平台。會議還舉行了“2025健康中國·思南對話輪值主席交接儀式”,由聖湘生物董事長戴立忠交接至海創藥業董事長陳元偉。戴立忠博士建議,行業各方協同發力,以共識凝聚發展動能,助力中國生命科技產業在全球競爭中佔據領先地位。
據悉,截止2025年9月,廣慈—思南國家轉化醫學創新產業園區已累計集聚企業約283家,共計注冊資本約29億。未來,園區將緊密依托黃浦區“中央科創區”建設戰略布局,充分發揮自身平台集聚與輻射帶動作用,聚焦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轉化關鍵環節,持續賦能產業升級,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全國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全球健康治理與創新發展貢獻中國智慧。(黃浦區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