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上海院士專家峰會開幕,共探極端條件科學前沿

人民網上海9月22日電(記者葛俊俊)9月22日,第十三屆上海院士專家峰會在浦東康橋開幕。本屆峰會以“解結構密碼,向極端挑戰”為主題,匯聚十余位中外院士及數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高壓科學與晶體技術領域內的前沿研究與應用前景。
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李政與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吳金城等領導會見了與會院士專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毛河光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共同擔任大會名譽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丁健主持開幕式。
“浦東作為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的核心區域和主戰場,承擔了上海過半的國家科技創新任務,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吳金城在致辭中表示,誠摯邀請更多海內外專家學者和浦東緊密合作,攜手共建創新平台,培養集聚創新人才,同時營造國際一流的開放創新生態。
開幕式上,公布了2025年浦東新區首批新建院士專家工作站﹔上海浦東院士中心與上海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上海市數理醫學學會、上海市機械工程學會、久德資本管理進行“院士之家”戰略合作伙伴簽約﹔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協會、康橋鎮人民政府和康橋實業圍繞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目標,與毛河光院士團隊、褚君浩院士團隊和藤島昭院士團隊就成果轉化落地項目進行簽約。
“上海院士專家峰會”自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十二屆,成為科技界、產業界與城市發展跨界交流的重要平台。歷屆峰會匯聚了眾多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和行業精英,共同探討科技前沿、研判發展趨勢,為浦東新區乃至上海市的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提供了寶貴的智力支持。
本屆峰會與會院士專家涵蓋物理、化學、材料、地學、生命科學等多個領域。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承緯、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玉良、褚君浩、林海青、丁洪等知名科學家,共同推動高壓科學與晶體學領域的國際對話,也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提供智慧力量。
峰會自9月22日至26日設立多個專題論壇,包括先進的同步輻射技術結合高壓科學研究、應用中子技術的高壓科學研究、高壓研究中的計算模擬和材料結構預測、高壓下的新材料合成和高壓化學等。 9月26日,與會代表還將參觀上海同步輻射光源與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實地考察大科學裝置與高端科研平台的建設進展與合作機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