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寶山分展)將在南大中央公園開啟
人民網上海9月12日電 (記者葛俊俊)上海北翼,歷經多年綜合整治,南大智慧城初具雛形,演繹著從“工業鏽帶”到“城市秀場”的蝶變故事。
坐落於此的南大中央公園即將開園。這不僅是“千園之城”建設的新成果,也是產城融合發展的新實踐。恰逢城市空間藝術季即將開啟,這座公園將以科創為脈絡,有機串聯區域內的產業、商業資源。
打開口碑,公園旁上演露天音樂會
選擇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寶山分展)作為南大中央公園的“首秀”,這背后自有深意。
在產業轉型中,南大智慧城堅決摒棄高污染、高能耗的劣勢產業,為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騰出寶貴空間。雖然發展資源有限,但規劃者堅持留下佔地面積約300畝的南大中央公園。這無疑是上海在城市空間布局中的新探索——在高水平保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讓城市含金量更高、含綠量更足。

9月30日至10月7日,南大智慧城開學季暨城市空間藝術季將以豐富的活動覆蓋整個國慶長假。屆時,南大中央公園將化身科技與藝術的交匯地。作為藝術季的“開場”,9月30日晚的“南大之夜音樂節”將率先點燃熱情,現場將搭建極具未來感與音樂氛圍的專屬舞台,邀請知名歌手及實力樂團登台獻唱,開啟一場活力滿滿的露天音樂會。
相關負責人介紹,國慶假期,南大智慧城還將迎來國慶中秋主題游園活動,包括智慧樂跑、游園趣展、ROBO快閃展、露天電影、漢服展演、萌寵嘉年華、風尚集市、城市夢想家、元宇宙RAR等版塊,滿足不同人群的體驗需求。
推進道路建設,探索完善交通路網體系
通勤路上是否堵車、出差旅途中能否暢達……這些都是決定一個區域能否吸聚人氣的“軟要素”。

隨著S5滬嘉快速路主線“抬升”工程落地,南大智慧城的區域交通格局有望迎來重大升級。滬嘉高速將與中環路、外環高速、滬嘉—嘉閔聯絡線構建三處互通立交,同時打通南北向多條支路、新增貫通性干道。這一系列舉措不僅能大幅改善寶山南大地區沿線交通環境,更將加速兩大區域的融通發展,為區域協同注入新動能。
不僅是道路建設,更多配套資源服務也變得可及、可享。當前,區域內已開通軌道交通7號線、15號線,規劃中的18號線、31號線與城際鐵路南何支線將進一步織密交通網絡。
教育資源方面,已形成“全齡覆蓋、優質多元”的成熟格局。比如基礎教育階段,區域內不僅有第一所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上海市寶山區南大實驗學校,還布局多所優質幼兒園﹔醫療資源方面,仁濟醫院寶山分院二期等優質醫療資源相繼投入使用,為居民健康保駕護航。
發力產業,積蓄區域增長“核爆點”
在產業導入方面,南大智慧城精准錨定“數字經濟+人形機器人+生命科學”三大未來產業集群。同時,在產業集聚與平台建設上持續突破,以高能級項目、特色園區與全鏈條服務,構建起多元協同的產業生態,產業集聚效應持續凸顯。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區域發展成果亮眼,產業規模與資本活力同步攀升。

一批龍頭企業扎根,帶動上下游企業同步進駐,產生了“鏈式效應”。比如,中國中車全資子公司中車資產整體從北京遷駐,捷瑞肯智能全球總部、太初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芯片全球總部已入駐辦公﹔人形機器人領域“明星企業”宇樹科技簽約落戶,其亞太研發中心選址優越,可俯瞰南大中央公園與“科創之門”地標,為區域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依托寶山區構建起的全方位、多層次的企業發展保障體系,南大智慧城表示,將以“精准高效”為核心,持續完善投資促進與招商服務功能,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務,覆蓋報批報建、工商注冊、稅務辦理等關鍵環節。同時,針對人才需求提供全周期保障,在落戶辦理、住房安置、子女入學等生活維度給予支持。在資源鏈接上,以“專業平台”搭橋梁,精准鏈接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為企業搭建起技術合作、產學研對接與人才交流的優質平台,助力企業借勢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