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七日談︱見過家長被“寄存”的演唱會嗎?上海接住了又一波超級考驗

五天四場演唱會,18萬現場觀眾,時代少年團上海站演唱會給正在經受“秋老虎烤驗”的上海,又添了一把火。
演出有多熱?筆者從和“粉絲”的一次偶遇就能感受到。演出日的周末一早,筆者在上海體育場附近的宜山路站地鐵通道碰到一位問路的高中女生,正好同一出口,就邊走邊聊。女生是特地從安徽阜陽趕來看演出的,覺得高鐵票貴,硬是坐了10小時的夜行大巴。出了地鐵,她要先去線上預約的美容店化個“應援妝”,為自己的偶像加油。

解放日報相關報道
據財經媒體報道,美團旅行數據顯示,受本次演唱會氣氛帶動,“上海體育場附近美食”搜索量上漲626%,“上海演唱會應援妝”搜索量上漲529%。8月14日至8月20日演唱會期間,上海文旅消費同比增速達13%。上海體育場附近商場“飛洲國際廣場美食”搜索量,同比上漲超664%,演出場館周邊的酒店房價漲了3倍。可以說,明星演唱會有效拉動上海文旅經濟,帶動“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消費,形成“3小時演出撬動72小時消費”聯動效應。
據統計,這場演唱會,25歲以下觀眾佔比超過80%,其中未成年人超過25%,還有不少家長陪著孩子來“追星”——這些新特點,給場館周邊和區域的安全、交通和商業等配套服務帶來挑戰,考驗著上海的城市治理能力。
上海做好預案,精細管理。考慮觀眾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為未成年人,上海警方在場館周邊專門設置兩處家長等候區,方便散場后“接娃”,此舉也被笑稱“寄存家長”﹔鑒於女性觀眾佔比高,每個安檢口都配備了多名女性安檢員﹔為了讓沒有搶到票的“粉絲”也能感受演出氛圍,文旅部門在周邊場館免費舉辦同步轉播和觀影活動﹔為了方便周邊城市的觀眾在演唱會結束后直接返程,上海特別推出前往杭州、蘇州、嘉興、南通的“演唱會跨城安心送”專線眾籌服務。
“為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上海無疑是持續火熱的演出市場的受益者。最新出爐的上海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8%,高於全國3.7%的平均增速,其中暑期文化消費活動貢獻可觀。截至6月17日,大麥網上官宣的全國各地年內演唱會有1926場,其中上海承辦的演唱會達231場,位居全國第一。跨省奔赴帶來龐大的消費力,推動著文化流量與經濟效益的雙向提升。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數據顯示,演唱會門票消費對當地消費的拉動作用達1︰4.8,即門票花1元,周邊消費可以達到4.8元。上海正在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大型演藝項目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去年,上海市政府參事開展了一項關於“商演旅游”的調研,以全球最受歡迎的商業巡演——泰勒·斯威夫特巡回演唱會(簡稱“霉霉演唱會”)為例,對上海承接頂級演唱會的能力建設進行了分析建言。一時間,“上海接得住頂流‘霉霉’巡演嗎”成為熱門話題。
能否接住頂流演出,拼的是商文旅協同及更大背景下的包括安保、開放度等的城市綜合治理能力。平衡好安全與效益之間的關系,盡可能釋放場館承載能力,更大范圍地帶動住宿、餐飲、旅游、購物等其他消費——時代少年團演唱會為上海引進更高等級演藝活動提供了一次絕佳的演練。從綜合效益考慮,從服務細節入手,讓配套措施更周到,讓觀眾體驗更“絲滑”,上海還可以做得更好。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