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復活”的“竹節草”二次登陸,上海這樣應戰

7月30日16時40分,上海中心氣象台發布消息,今年第8號台風“竹節草”(熱帶風暴級)的中心在上海市奉賢區沿海二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9級(23米/秒)。
不少上海市民還記得,去年9月最強台風“貝碧嘉”登陸上海時的場景:最大風力14級,海浪涌動、狂風驟雨、樹木倒伏。
雖然,與“貝碧嘉”相比,“竹節草”似乎弱一些,不過,上海仍然預警不斷、有效應戰。
超大城市是一個復雜巨系統,人流車流密集、高樓大廈林立,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涉及生產、交通、居住安全……每一次極端天氣,都是對城市應急水平、抗壓能力的實戰檢驗。每一次應對不當,都可能造成不小的破壞力。
上海市委領導要求“堅決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切實增強‘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堅持在崗在職在責,嚴陣以待、毫不鬆懈”,是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超大城市安全有序運行的必然選擇。
7月30日這一天,從港口到居民區,從高速到下水道,上海各處,各部門守土有責,共同守護城市安全。
這棵“草”生命力頑強
從台風形成看,這次的“竹節草”,頗有“一波三折”的味道。
早在7月23日,南海熱帶低壓就已加強成為台風“竹節草”,隨后一路向北,於7月25日減弱為熱帶低壓。氣象部門一度預測其強度會進一步減弱,沒想到這棵“草”生命力頑強,在7月27日再度發展為台風,並逐步向我國浙江沿海靠近,於7月30日早晨在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島沿海登陸。
在此前后,台風帶來的風雨已經對上海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30日清晨,浦東新區萬祥鎮一農村自建房屋頂防水棚被大風刮下,浦東新區消防救援局泥城消防救援站現場指戰員經3小時的切割破拆,轉移至安全地帶。
浦東新區,東大公路一處橋面,道路上的隔離護欄被大風吹倒,完全擋住了非機動車道,各種碎片散落一地,對過往車輛形成安全隱患。
楊浦區,邯鄲路上一個小區裡,5樓居民窗口外的遮雨棚被風刮落,挂在窗口搖搖欲墜,一旦掉落,后果不堪設想。
閔行區,滬閔路旁的一個加油站,伴隨台風的到來,雨水大量涌入,站內嚴重積水,影響加油站職工和進出車輛人員的安全。
……
上海中心氣象台7月30日中午更新暴雨黃色為暴雨橙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24小時內上海大部地區6小時累計降水量將達100毫米以上,強降雨可能引發城市積澇、農田受淹、交通擁堵等情況,致災風險很高,請特別加強防范。
上海市防汛指揮部決定同步將全市防汛防台Ⅲ級響應行動更新為Ⅱ級,全市上下密集行動。
此前,上海住建部門對全市4628個房建、市政(非交通類)工地全部實施停工措施,對重點區域的1100余個建筑工地組織施工人員避險轉移。到30日上午10時,已轉移安置超28萬人。
上海消防部門進入緊急備戰狀態,3個水域專勤站、20支水域專業隊和16支供排水專業隊全員在崗,舟艇、全地形車、救生衣、排澇設備等裝備上車攜行,全面做好“防大汛、救大災”的應急准備。
上海警方加強對外灘江堤區域巡查,勸離滯留游客,及時發和消除安全隱患。
上海公安機關加大街面及備勤警力投入,屯兵街面、定點守護,確保快速出動、快速處置各類突發險情。30日交通早高峰,公安交管部門累計出動勤務力量3100余人,全面加強路面巡邏管控。
東大公路上的隔離護欄迅速被民警扶起加固,交通秩序很快恢復﹔邯鄲路旁小區的雨棚,被消防員爬出屋子取下﹔加油站裡的積水,消防員們花了3個半小時抽干……一個個隱患被快速處置。
“海嘯”預警應對讓市民定心
7月30日午間,“竹節草”風雨正大,另一則消息又引起了全民關注。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於當天上午發布海嘯黃色警報:由於堪察加東岸遠海海域發生8.8級地震,地震已經引發海嘯,預計會對我國部分沿岸造成災害性影響。其中海嘯預計抵達上海的時間為北京時間19:09,最大波幅為30-100厘米。
再疊加台風和台風帶來的海浪預警,作為港口城市的上海,沿海安全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上海外高橋邊檢站方面介紹,早在7月28日,外高橋口岸在港的20余艘國際航行船舶便已加快裝卸作業,陸續選擇提前離港、離境或前往錨地避風。
而洋山港,也於7月29日6時起暫停集裝箱碼頭的空箱進提箱作業。往日繁忙的港口進入“船離、車停、人撤”的防汛抗台時刻。橋吊升起吊臂,集卡集中停放,空箱轉移避風,機械防風錨定。
“我們組織了小洋山島附近的182條船舶進行避風﹔小洋山島上設置8個臨時安置點,已收納1842人﹔已向浦東臨港方面轉移員工、船民1003人。”上海市公安局邊防和港航分局民警說,防汛防台,已經做好准備。
“上海沿海各岸段代表潮位站均不會超過警戒潮位值。”上海市海洋監測預報中心給出科學判斷,讓市民定心。
上海內河,黃浦江上輪渡停航,蘇州河上游輪停運。“放行后,請跟隨警車依次通過隧道,減速慢行,注意安全。”很多騎車人靠輪渡跨越浦東浦西,為確保市民出行安全暢通,浦東交警部門對多條黃浦江越江隧道實施管制,有序引導非機動車通過隧道跨江。
30日下午3點半左右,一陣強降雨襲來,上海交通大動脈中環路內圈金沙江路下匝道附近,河水倒灌形成嚴重內澇,最深處淹到人的小腿,交通一度陷入癱瘓。
普陀區多部門對積水開展排澇保暢。
該處所屬的普陀區多部門聯動緊急排險,交警部門進行交通管制,路政搶修人員調集大功率抽水泵,全力展開排水泄洪作業。各方努力下,渾濁積水緩緩退去。
正忙碌時,上海中心氣象台發布消息,台風“竹節草”的中心已於30日16時40分前后在上海奉賢區沿海再次登陸。
揮別台風,申城恢復如常
7月30日,奉賢公安交管支隊民警對路面倒伏樹木清理處置,恢復交通順暢。
30日下午17時30分左右,位於奉賢區海灣旅游區的金匯港南閘啟動開閘放水,利用潮汐原理,上游河水源源不斷涌來,匯入下游杭州灣,降低內河水位。
臨近奉賢的金山區,楓涇鎮一幢居民樓頂,一太陽能板嚴重變形,倒在樓頂,隨時有掉落風險。消防員們做好防護,爬到坡頂上,把太陽能板切割后吊至地面。
閔行區虹許路一小區,大樹因台風傾倒砸到車輛,9名消防隊員協作將樹拉起,現場安全隱患被消除。
“慢一點,防止頸椎二次受傷!”“擔架,擔架!”降雨量最大的寶山區,一位騎車的老人不幸在風雨中摔倒,頭部卡在了排水渠的的縫隙裡,情況緊急,消防員們給她做好防護,奮力鏟開水渠邊緣,把老人解救出來。
自7月29日20時到30日18時,上海消防部門共接處警481起,其中因台風引起的警情達231起。
奮戰至夜間,好消息傳來。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於30日18時19分發布海嘯警報解除通報,預計地震引發的越洋海嘯不會對我國沿岸造成災害性影響,經綜合研判解除海嘯警報。
台風“竹節草”正逐步遠離上海。7月30日22時,暴雨橙色預警信號更新為暴雨藍色預警信號,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將全市防汛防台Ⅱ級響應行動更新為全市防汛防台Ⅳ級響應行動,並最終解除。
鐵路部門宣布恢復開行經滬蘇湖高鐵、滬杭高鐵、京滬高鐵和滬寧城際鐵路、滬蘇通鐵路、金山鐵路等線路的旅客列車。交管部門宣布解除對G40滬陝高速長江大橋的臨時封控措施。地鐵方面宣布,7月31日上海地鐵全線網按計劃正常運營,“請大家放心乘坐。”
細致周密、眾志成城,揮別“竹節草”。今天一早,細雨微風,申城恢復如常。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部門提供)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