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東方七日談︱“上海之夏”,火熱之后要長熱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田泓
2025年08月01日16: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025年的高溫,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7月4日啟動的“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趁熱“火”了起來——300余場活動,讓世界游客“好來、好玩、好購”。

“上海之夏”是對文旅商體展聯動邊界的一次無限拓展。

互導流量、互嵌資源,憑一張音樂會票根,可以享受藝術場館、書店、音樂商店、酒店、餐飲、美妝、服飾、出行等不同業態商戶的消費折扣指南。由上海交響樂團出品的“上海夏季音樂節”,首次推出MISA Pass權益包,串聯多業態消費場景,借文創產品延伸藝術價值鏈,通過街頭快閃激活公共商業空間,更以環保合作重塑城市人文體驗。

BILIBILI WORLD 2025展會現場。 新民晚報記者王凱攝

眾多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城市定制”消費體驗,讓“喜歡上海的理由”又多了一個。路易威登把“路易號”地標建筑駛入鬧市,開啟《非凡之旅》展覽和文創、咖啡館等復合型體驗空間﹔郭德綱率德雲社登上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打造海上相聲專場﹔亞洲規模最大的ACGN(動畫、漫畫、游戲、小說)綜合性展會BILIBILI WORLD 2025,三天內吸引約30萬觀眾入場,近700家展商、1000余位全球UP主,將整座城市拉入二次元“痛”的氛圍之中……

“上海之夏”也是對營商環境和城市治理的一次綜合考驗。

面對高溫,旅游景點和公共場所如何保障游客安全與舒適,是發展夏日經濟必須解決的痛點。讓境外游客“好購”,黃浦區繼推出離境退稅集中退付點、全國首台退稅自助開單自助終端等創新舉措后,迅速再次升級服務——實現“全市通退”。讓“煙火氣”和“文明風”並存,上海出台新政,倡導因地制宜拓展或優化設攤開放區域,增設一批設攤點位,支持發展夜間經濟。

隨著“體驗經濟”“悅己經濟”的興起,“回歸線下”正在成為消費新趨勢。商業知萌咨詢機構公布的《2025中國消費趨勢報告》這樣描述:長期沉浸於虛擬世界后,消費者對現實體驗的渴望激增,推動線下消費的回歸。實體商業的真實感、戶外運動的酣暢淋漓、文旅出游的詩與遠方、城際出行的便捷律動以及零售體驗的沉浸感知,交織出線下新生的多維景象。在這場回歸之旅中,消費者也萌生出全新體驗訴求,驅動著線下世界的新生變革。

夏天是社交和集聚的最佳季節,對於仍在摸索轉型之路的實體商業來說,如何讓“夏日經濟”聚攏的人氣“長熱”值得深思。文旅玩的是“嗨”,“嗨”得快,也容易“涼”得快。一些古城古鎮等人造景點因同質化難以為繼,甚至還沒開業就“涼”了。文旅消費要“常逛常新”,取決於產業持續的創新能力。上海今年首次推出的國際動漫月之所以“一票難求”,背后是游戲產業的堅實支撐和這座城市對青年文化包容。

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打造消費友好環境,促進文旅商體展融合發展,上海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漸入佳境,仍需努力。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