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Q全球人工智能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發布

人民網上海7月27日電 (記者葛俊俊)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AI協同 智能無界”國際AI城市論壇舉辦。會上,WAIQ全球人工智能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發布。
該指標體系由同濟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智慧城市發展研究院理事長吳志強院士團隊領銜,聯合中國工程院、德國工程科學院、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等20多個科研機構的60多位院士及專家,歷時12年迭代研發。該指標體系深度融合AI發展與城市智商評價,構建“以AI為神經系統”的評價框架,旨在精准評估AI時代智慧城市建設水平,支撐永續發展。
上海智慧城市發展研究院、上海聯通智慧城市事業部、上海城建城市運營集團、蜜度科技共同啟動“智慧城市2050聯合創新實驗室”。實驗室將以城市真實問題為導向,整合AI前沿技術,聯合多方力量,打造可持續、可復制的智能解決方案,加速城市治理、公共服務與產業生態等領域的數智躍遷。
論壇上,“新質力,新格局——AI城市的未來想象”圓桌對話匯聚政企研多方代表,深入探討AI深度賦能城市運行全鏈條的實踐路徑與協同機制,為開啟城市“智能體時代”提供思路引領。上海市普陀區數據局局長張軍指出,普陀區積極引入DeepSeek等技術支持,聚焦政務服務領域,已梳理並推進建設36項“AI+”應用場景,旨在優化企業政策申請流程,提升內部管理效能。針對數據要素如何驅動成果轉化的問題,上海技術交易所副總裁陸繼軍以“長白山種植熱帶水果”為例,闡述了大數據與大模型在實現技術供需精准匹配、降低產業化風險中的關鍵作用。
本次論壇匯聚全球智慧,通過重磅成果發布、前沿理念碰撞與未來圖景共繪,深刻詮釋了“AI協同 智能無界”的主題。主辦方表示,未來各方將在論壇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合作,持續加大在自主創新技術領域的投入,深耕泛政府領域,攜手打造更符合國家戰略和城市現代化需求的智慧城市體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