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藝桃浦”高校青年藝術創想設計大賽落幕
7月4日,“創藝桃浦”高校青年藝術創想設計大賽結營儀式在TOP中央公園舉行。區委副書記周艷出席活動。大賽由團區委、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桃浦鎮和桃浦智創城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共同舉辦,共吸引了來自華東師范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師范大學等10余所高校的70余名同學報名參與,他們以自然為靈感、以生態為底色,用裝置、繪畫等多元藝術形式,在綠地裡完成了一場“自然與藝術”的深度對話。
藝術與自然對話 創意作品驚艷亮相
作為上海中心城區最大的開放式綠地,TOP中央公園以其廣闊的綠地、靈動的溪水,正逐漸成為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在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大都市背景下,TOP中央公園堅持生態保護與創新開發並重,發起“創藝桃浦”高校青年藝術創想設計大賽,通過青年創意的賦能,探索傳統文化現代表達、綠水青山的創新轉化、文旅產業的發展轉型新路徑。
本次大賽共完成作品近30份。評委根據作品的藝術性、創新性、生態性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綜合評估,共評出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以及最佳自然生態獎和最佳藝術表現獎。結營儀式上,與會領導為獲獎選手頒獎。
獲獎作品亮點紛呈,不僅展現了生態與藝術的深度融合,更體現了參賽者對TOP中央公園的深刻理解與創新表達。例如,有的作品以鳥類筑巢為靈感,設計了既美觀又實用的鳥屋裝置﹔有的裝置藝術為載體,表達了桃浦新舊時光的變換﹔有的則通過雕塑形式,以公園的建筑景觀、綠植水系等為靈感源泉,生動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境。

學生作品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數碼系主任李謙升表示:“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以這些作品為媒介,把市民跟生態連接起來。TOP中央公園有著豐富的生態環境,我們希望通過藝術作品讓更多人關注到這裡的生態。”上海市園林綠化行業協會秘書長張睿說:“這次比賽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實踐機會,幫助學生將創作與社會需求結合。協會未來還計劃把產學研工作通過賽事聯動起來,挖掘更多年輕有潛力的設計師。”
從構思到落地 探索自然共生新表達
大賽期間,參賽者們以“筑巢”為主題,對公園鳥類、昆虫、小型哺乳動物棲息地進行實地調研,以環保再生材料為基底,巧妙融合美學價值與生態功能性,創作出了一系列兼具藝術張力與生態功能性的優秀作品。
“最難的就是把想法成型,把抽象的東西變成實體,再去表達傳遞給別人的這個過程。”一等獎獲得者楊順杰分享道。作為楊順杰的指導教師,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教師榮曉佳表示:“整個過程我更關注學生以什麼樣的姿態面對挑戰、觀察環境,如何在短時間內集思廣益、提高效率完成作品,以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對團隊的貢獻。”
創作過程中,藝術家們的現場指導讓參賽者們學會了換位思考,深刻理解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真正含義。跨學科的碰撞更讓參賽者們打開了新思路,創作過程中,參賽者們與導師圍坐討論如何吸引鳥兒進入鳥巢,與公園管理人員交流作品如何兼顧觀賞性與安全性。在這些難題的解決過程中,參賽者們將專業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認真制作
主辦方表示,“創藝桃浦”高校青年藝術創想設計大賽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嘗試。當前普陀正在全力打造青年發展型城區,通過大賽,為青年學子搭建了廣闊的平台,讓社會實踐從抽象概念變為可觸可觸感的成長體驗,吸引學生走進公園、問需於民,以自身所學專長,以藝術為紐帶,讓TOP中央公園在生態功能之外,更添人文魅力與互動活力。未來,隨著優秀作品理念在TOP中央公園的改造提升工作中落地,將吸引越來越多高校青年參與,持續助推桃浦地區的整體品質與活力提升。
(來源:上海普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