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首個“大企策源”基金啟航 賦能醫械藥創新

人民網上海7月4日電 (記者唐小麗)今天,首屆醫械藥科創策源大會在上海舉辦。本次大會主題為“聚策源·強培育·促轉化·提新質”,由上海科創集團、上海長三角技術創新研究院、上海醫療器械行業協會、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聯合主辦,上海科技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醫療器械協會生物醫用材料專委會承辦。上海國投公司旗下上海科創集團首個承載“大企策源”功能的基金品牌辰耀資本,在大會上正式推出。
當前,上海生物醫藥產業正面臨“三期疊加”關鍵窗口:一是需求攀升期。老齡化加速與健康中國戰略深化實施,罕見病診治、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控、重大慢病管理等領域亟待科技賦能與解決方案落實突破。二是機遇開啟期。重組抗體、基因編輯、合成生物、腦機接口等顛覆性技術迭代迅猛,我國創新藥械企業出海提速,國際合作空間廣闊。三是競爭變革期。國際形勢動蕩調整,發達國家在技術、貿易、規則等層面壁壘持續高筑,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面臨新挑戰。
在這一深刻變局下,上海亟需破解生物醫藥產業“雙缺”困局——既缺產業規模,更缺龍頭企業引領。
“大會以‘大企策源與生態賦能’為核心議程,一起探討前沿技術動向、創新支付模式、投資未來趨勢以及監管創新突破,並通過辰耀資本啟航、多項戰略合作簽署等具體行動,搭建一個高效務實的交流對接與價值創造平台。”上海國投公司科創總監、上海科創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朱民表示,“大企策源”這一新范式是科創策源主業下“1公裡加油計劃”品牌的又一重要探索,將推動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從單點突破邁向生態級創新,為破解行業“雙缺”困局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
破局關鍵在於科技自立自強與產業生態構建的深度融合。上海科投股份作為上海科創集團旗下科創策源“試驗田”,立志以“大企策源”為戰略支點,為上海鍛造生物醫藥新質生產力破局開路。
科技股份總經理秦亮在題為《大企策源范式報告》的主旨報告中,首次提出“大企策源”方法論,他指出,要以大企並購、大企輸出、大企孵化三大模式構筑“有核無邊”的大企策源體系。
一是聯合瑛泰醫療等龍頭企業設立並購基金,通過技術賦能與管理輸出助力龍頭企業,實現“先通大動脈,再暢微循環”的產業重塑。二是挖掘大企優質管線獨立孵化,激活創新單元,助企業研發降本,壓縮項目商業化周期。三是協同龍頭企業布局超早期領域,整合政府、產業、科研資源構建跨域生態網絡,為上海生物醫藥產業注入可持續策源動能。
“科創策源,用一句話來表述就是策動‘各類源頭主體’,共同服務於‘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秦亮總結道。
作為承載“大企策源”新范式的核心載體,也是上海科創集團首個承載“大企策源”功能的基金品牌辰耀資本,在大會現場正式啟航,重點圍繞大企並購、大企輸出、大企孵化三種模式,錨定生物醫藥產業需求,有效鏈接政、產、學、研、資、用等各方力量。
現場,科投股份與上藥控股簽約聯合構建全鏈條賦能網絡,生物醫用材料專委會與長三院簽約聯合攻堅“卡脖子”技術難點,夯實大企策源生態根基,為辰耀資本啟航打造雙引擎。
據了解,未來的辰耀資本將從以下幾方面助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升級,實現同創共贏。一是助力政府加速產業集聚,實現規模能級躍升,打造千億級上海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二是助力大企業降本、擴容,持續做強技術壁壘、做大市場份額﹔三是助力初創企業嫁接生態資源,縮短研發上市周期﹔四是助力高校院所突破“死亡之谷”桎梏,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五是助力創投機構篩選優質項目,提升投資成功率,完成向產業資本的蝶變。
大會以“大企業策源引領·科技新質動能培育”為核心議題,分別圍繞大企策源與生態賦能、共性難題攻堅、生物材料與醫療器械創新、CGT創新療法與技術協同突破等展開深度交流和研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