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我國首個腦機接口未來產業集聚區在上海開建

2025年06月30日08:57 |
小字號

上海搶抓機遇打通創新鏈上下游,科學家工程師和醫生同處園區提高合作效率

我國首個腦機接口未來產業集聚區開建

昨天,我國首個腦機接口未來產業集聚區“腦智天地”在上海啟動建設。它地處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將發揮重點區域產業和臨床資源優勢,推動腦機接口創新資源集聚、技術產業協同發展,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未來產業集群。

集聚區建設推進會上,閔行區、臨港集團、上海國投公司、華山醫院簽署了集聚區共建協議,支持腦機接口集聚區建設的專項政策、腦機接口未來產業基金矩陣發布,上海市腦機接口臨床試驗與轉化重點實驗室揭牌,華山醫院腦機接口臨床試驗與轉化創新聯合體啟動建設,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腦機接口錦標賽正式開賽,司南腦機智能超級孵化器、腦機接口概念驗証平台、腦機接口產業聯盟長三角產業創新中心和首批企業入駐集聚區。

這一系列舉措,體現了上海搶抓前沿科技發展機遇,加快培育未來產業的積極作為。

讓科學家、工程師和醫生經常見面

腦機接口是實現大腦與外部設備信息交互的交叉前沿技術,在醫療、康養、教育、娛樂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近年來,上海在全國率先開展腦機接口關鍵技術的系統性布局,打通優質科研資源、臨床機構等創新鏈上下游,培育產學研醫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

今年1月,《上海市腦機接口未來產業培育行動方案(2025—2030)》發布,進一步加速了產品研發和臨床試驗。目前,上海在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賽道相繼涌現出創新成果和創業企業,布局建設了相關重點實驗室和公共服務平台,已成為國內覆蓋全技術領域的腦機接口創新策源高地。

“腦智天地”在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開建,將推動腦機接口創新策源高地建設。這個區域的臨床資源和產業資源都很豐富,且科研基礎扎實,可形成“技術突破—產業轉化—場景落地”集聚效應。

兩家上海市重點實驗室——腦功能重塑及神經再生實驗室、腦機接口臨床試驗與轉化實驗室依托華山醫院建設,目前已落戶集聚區,成為建設創新聯合體的支點。“企業、科研機構和醫院同處一個園區,可以讓科學家、工程師和醫生經常見面交流,提高溝通合作的效率。”華山醫院院長毛穎說。

去年至今,華山醫院與博睿康、腦虎科技、階梯醫療等上海企業合作,完成了多例腦機接口設備植入患者大腦手術。這些患者都有神經功能缺失,有的癱瘓多年,有的存在語言功能障礙。手術后經過一段時間訓練,他們借助外部設備恢復了部分生活能力,如拿起杯子喝水、用意念操作手機App、“腦控”智能輪椅和智能家居。

目前,華山醫院正在開展全球首個腦機接口臨床隊列研究。這是一項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通過入組一批做過腦機接口植入手術的患者,科學評估這種新療法的有效性、安全性等問題。

毛穎告訴記者,腦機接口產業涉及神經科學、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領域,如今尚處於產業起步階段,所以要持續推動產學研醫合作。與華山醫院深度合作的上海岩思類腦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是首批集聚區入駐企業之一。“過去我們兩家單位離得比較遠,現在同處一個園區,交流合作會更加緊密。”

醫院向企業提供腦電數據“金礦”

岩思類腦專注於腦科學和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公司今年在B站上發布的“腦控”玩《黑神話:悟空》游戲視頻,引起了眾多網友關注。視頻中,游戲玩家戴著腦電採集帽,不用鼠標和手柄,只要看著屏幕上的8個虛擬按鍵,想著按哪個鍵、出哪個招,就能絲滑地操控“天命人”與妖怪對戰。

為何能實現用意念玩游戲?岩思類腦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研究員李孟解釋說,可以將腦機接口系統理解為大腦意念的翻譯器,大腦思考時會源源不斷地釋放腦電波,岩思類腦研發的系統能解碼腦電波。“腦電解碼性能的高低,決定了腦機接口系統的智能化水平。我們憑借國內領先的神經編解碼技術,能精准讀取腦電信號的意圖,而且達到60毫秒的高刷新率,讓玩家戴上非侵入式的腦電帽,就能完成實時、連續的意念操作。”

未來,這種技術有望廣泛應用於醫療康復、教育、游戲娛樂、智能家居、工業控制、航空航天等領域,把大腦變成“遙控器”,為人類增加一個信息交互維度,也為有行動障礙的人帶來生活便利。

岩思類腦的技術突破,得益於公司與華山醫院的合作。在市科委推動下,華山醫院與岩思類腦等企業和科研機構組建了iBrain侵入式腦電數據聯盟。加入聯盟的成員單位可獲得華山醫院在臨床上採集到的腦電數據,用於腦機接口技術和產品研發。“腦電數據是腦機接口研究的金礦。”李孟告訴記者,“我們團隊與華山醫院聯合建立了一個腦電數據庫,通過侵入式腦機接口的數據採集、數據清洗、底層架構開發等工作,這個數據庫將在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賽道上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岩思類腦還將與臨港司南公司合作,在未來產業集聚區建立“岩思司南腦科學實驗室”,構建一個貫穿“數據—算法—硬件—系統”全鏈條的技術協同創新體系,研發大腦活動精准感知、干預、治療和康復等方向的解決方案。

目前,岩思類腦正在研發一款有助於睡眠的可穿戴設備,計劃今年底發布。它能發出大腦狀態調控信號,降低人的意識水平,有望緩解很多人的失眠之苦。

“岩思司南腦科學實驗室”還具有開放屬性,計劃建立腦電數據和腦電解碼算法公共服務平台。今后,企業可向實驗室提出使用數據和算法的申請,並告知研發用途,經實驗室倫理委員會審批后,企業將獲得珍貴的腦電數據“金礦”。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俞陶然)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