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七日談︱激發興趣的“寵客”才是真的“寵”

今年“五一”假期,文旅商體展融合成為熱門話題。各地紛紛推出花式“寵客”新做法:景區怕游客趕不到海,日撒蛤蜊3000斤,不讓游客空手而歸﹔政府食堂對游客開放,日蒸米飯1000斤,飯菜“秒沒”﹔外地游客違停,交警貼罰單隻提醒不處罰﹔訂不到酒店,有游客住進了文旅局長家……
互聯網時代,流量瞬息萬變,“潑天的富貴”可能說來就來。但熱鬧過后,不少景點感慨“旺丁不旺財”,游客則抱怨好像每個地方都千篇一律、千城一面。在文旅產業大爆發的當下,消費者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文旅產品?
“上海好像一個巨大的迪士尼樂園!”“五一”假期,來自西安的大學生小錢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如今,互聯網上有一句流行語:“某某地方好像一個巨大的迪士尼樂園”。這是青年人對一個城市文旅體驗極高的評價。當然,這裡的迪士尼樂園只是代指,它代表著情緒價值的極致體驗,游客身處其中,就像粉絲來到了夢幻之地,城市處處是令人驚喜的細節。
小錢的“迪士尼之旅”從西安開往上海的動臥上便開啟了,一個車廂內有6個年輕人,其中4個人的背包上挂著同一款游戲IP的挂飾,大家交換個眼神便確認,都是趕去上海參加同一場音樂會的粉絲,開心暢聊一路﹔到了活動場館附近的酒店,前台問是不是為了那款游戲的活動而來,下一秒便拿出了一套卡片,讓小錢挑選一張﹔手機裡,小錢收藏了幾處必打卡的地鐵站:靜安寺地鐵站有一排超大的游戲牆貼,曲阜站附近有一家IP快閃店可以買買買,中華藝術宮地鐵站有聯名展覽……
小錢來參加的活動,是上海企業鷹角網絡出品游戲《明日方舟》的專場音樂會,“五一”期間4天8場演出,“點燃”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近8萬張門票一開票就“秒光”。
上海另一家游戲公司米哈游旗下游戲《崩壞:星穹鐵道》,“五一”假期也在東方體育中心舉辦專場演唱會,吸引全國各地近3萬名玩家匯聚上海,文旅流量變消費增量,有效拉動周邊餐飲住宿等實體產業的增長。
解放日報相關報道
也許有人會說,並不是所有城市都像上海有著成熟的文旅產業和豐富多元的“吸金”IP,僅靠一個游戲IP,就成為聯動文旅商體展的獨特品牌。但是,“迪士尼效應”的背后,是深耕特定圈層、緊跟消費趨勢、充分進行市場調研的結果。各類優化景區服務和后勤保障的“寵”只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一步,基於熱愛、激發興趣的“寵客”才是真的“寵”。
每個地方都有潛力成為特定圈層的“迪士尼”。例如,四川崇州有個竹藝村,成為竹編藝術粉絲的“游樂園”﹔江西景德鎮被稱為“陶藝人的烏托邦”﹔南京有個磚集館,每年吸引了大量粉絲前去看古城牆磚……
真正令人心向往之的“游樂園”,即使不是特定領域的粉絲,也能身處其中便沉浸其中,實現“路轉粉”,從文化破圈轉變為消費出圈。不少研究都証明,興趣和熱愛驅動的消費力量十分驚人。因此,在跟風模仿之前,不妨先想一想,本地有什麼可以挖掘的歷史資源和人文稟賦,深入思考如何放大優勢,將游客變粉絲,做特定領域的“迪士尼”。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