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總書記肯定上海發展AI實效,滬上高教人有信心有方向更有行動

推進AI賦能高教,AI+學科正興起

2025年05月02日08:37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滬考察期間對上海積極發展人工智能取得的實效給予肯定。他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正迎來爆發式發展,上海要總結好以大模型產業生態體系孵化人工智能產業等成功經驗,加大探索力度,力爭在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產生示范效應。

此次調研中,不少滬上高校師生就在現場,更多高教人對AI發展更有信心、更有方向也更有行動。記者了解到,在他們的腳下,一批AI研究機構在路上,一批AI+學科正興起。

發揮高校科創策源作用

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周亞明認為,當前,人工智能引領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迭代周期大幅縮短,迫切需要深化人才培養改革和科研范式變革,把高校人才培養主陣地和科技創新策源地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要精准開展“一校一策”綜合改革,促進學科專業布局緊跟經濟產業發展需求、人才供給匹配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所需,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率先實施國家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以科學智能(AI4S)推動高校科研范式變革。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殷切關懷和戰略擘畫,讓全校師生深受鼓舞、倍感振奮。高校應當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瞄准戰略急需學科,將人工智能等新質生產力作為破解“卡脖子”困局的“金鑰匙”,推進學科交叉融合、重構學科專業體系,開辟“換道超車”新路徑,搶佔未來科技制高點。

華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梅兵表示,華東師大將進一步強化以國家戰略急需牽引學科專業優化調整,加快布局量子科學與技術等未來學科,建設空間人工智能、智算藥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等新興學科,同時大力推動AI賦能所有學科轉型提升,以及教育教學方式、科學研究范式和人才培養模式變革。

上海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朱新遠也表示,上理工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深化AI賦能教育教學改革,探索人工智能賦能卓越工程師培養新范式,以拔尖理工科人才培養為核心抓手,通過“學科布局—人才培養—平台重構—國際協同—制度創新”五位一體推動人才培養、知識生成、技術突破與產業賦能的系統性協同。

AI賦能教育教學改革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同濟大學黨委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表示,學校已獲批建設極端環境建造、自主智能機器人兩個未來學科,即將成立工程智能研究院、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極端環境建造研究院、自主智能機器人研究院、航空運輸與低空經濟研究院等五大研究院,打造數智融合驅動下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范式。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科技創新發展明確了方向、注入了動力。”復旦大學副校長、智能機器人與先進制造創新學院院長姜育剛表示,復旦始終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推動高質量科技創新,近期系統布局了六大新工科創新學院:集成電路與微納電子、智能材料與未來能源、計算與智能、未來信息、智能機器人與先進制造、生物醫學工程與技術,著力培養具備原始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

就在總書記此行來滬之前,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剛剛成立,標志著學校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與發展邁出了更加堅實的一步。二工大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人工智能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博鋒教授表示,作為上海首批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試點高校,二工大已建成169門AI融合課程,覆蓋全部47個本科專業。其中,《機器視覺技術及應用》等課程直接對接智能制造產業需求,2024級新生全員必修《人工智能應用與實踐》課程。

AI推動工程技術跨越式升級

“我深刻體會到人工智能正日益成為推動傳統工程技術實現跨越式升級的重要引擎。”華東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譚帥表示,比如在盾構施工中,地下的地質環境復雜且多變,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有效實現對地下環境的智能感知與預測,領域大模型可以深度挖掘智能駕駛專家知識,支撐實現智能自主掘進,大大提升了地下盾構施工的風險可控性與自動化程度。

“作為高校科研工作者,我們深受鼓舞,同時也深感肩負責任重大。”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生物資源與管理學院教授陳新軍透露,近年來,學院團隊研發了國內首款智能軟體仿生魚“文鰩”、柔體智能仿生金龍魚“金鱗”。“我們將進一步推動漁業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加快智慧漁業領域的前沿技術創新突破,並積極開展新應用場景的示范工作,為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當前,上海正積極推進人工智能對高等教育賦能重塑,並承擔國家關於AI未來領軍人才培養“試驗區”改革探索任務,實施人工智能促進科研范式改革賦能學科躍升計劃,重點營造師生主動思考並利用人工智能改造重塑現有科研范式的活躍氛圍。(記者 徐瑞哲 李蕾 黃海華)

(責編:唐小麗、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