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總書記剛剛來過這裡︱上海“模速空間”,藏著什麼“魔力”?

人民日報客戶端上海頻道
2025年05月01日12:19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小字號

黃浦江畔,潮起西岸。

4月2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上海市徐匯區的“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調研。他通過視頻短片了解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情況,察看重點孵化企業的大模型產品展示,聽取相關技術研發和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介紹。

新華社記者攝

新華社記者攝

“模速空間”一樓展廳內,三款人形機器人在門口“迎賓”,引人注目。“我代表智元機器人展示了靈犀X2、精靈G1和遠征A2。”在現場向總書記展示前沿、實用的具身智能技術,智元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彭志輝很是振奮,“聆聽一席話,我們真切感受到總書記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殷切期盼,也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商店外的藍色“模速空間”內展陳的人工智能產品。本報記者 謝雨攝摩托車AI 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商店外的藍色“模速空間”內展陳的人工智能產品。本報記者 謝雨攝摩托車AI 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正迎來爆發式發展,上海要總結好以大模型產業生態體系孵化人工智能產業等成功經驗,加大探索力度,力爭在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產生示范效應。

“智元將繼續攻堅克難,打破國外技術壁壘,全面提升自身軟硬件實力,推動具身智能技術產業化、商業化落地,鍛造更強競爭力。”彭志輝語氣堅定。

“有了核心軟件技術的研發突破,算力將成為像水、電、煤一樣的標准化基礎資源。”無問芯穹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夏立雪表示,要逐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應用導向為發展目標,積極開展多方合作,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模速空間”3層沙龍區的電子大屏上,各種技術沙龍、專題交流的日程排列得密密麻麻,記錄著開放思維、相互切磋的“共享時間”。

新華社記者攝

新華社記者攝

29日上午,一場以“下一代智能體的自主進化”為主題的沙龍在這裡舉行。習近平總書記高興地參與進來,同現場青年創新人才親切交流。

晚上7點,“模速空間”內年輕人在交流。本報記者 謝雨攝

晚上7點,“模速空間”內年輕人在交流。本報記者 謝雨攝

“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本報記者 謝雨攝

“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本報記者 謝雨攝

“今天的中國,科技創新動能奔涌,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像人工智能領域,綜合實力已經實現整體性、系統性躍升。”聽總書記講到“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蜜度蜜巢總裁劉益東心潮澎湃。自2023年9月成為“模速空間”首批入駐企業以來,蜜巢大模型已推出多個標准產品,在城市治理、智能辦公、智能客服等領域有廣泛應用。“眼下,正是我們年輕一代展示才華、大顯身手的好時候。”劉益東說。

同在沙龍現場的商湯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徐立表示,將積極落實總書記提出的“突出應用導向”“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等要求,加快推動多模態大模型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持續優化算力資源使用效率,推進大模型技術更快速、更高效地融入產業和社會生活,真正做到讓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新華社記者攝

新華社記者攝

分體式陪伴機器人、被擼毛后會“打呼嚕”的人工智能仿真貓咪、可監測睡眠呼吸暫停情況的智能戒指、支持近百種伴奏風格智能無弦吉他……走進人工智能產品體驗店,多款“中國智造”創新產品讓人目不暇接。

“總書記詳細了解產品功能和市場行情,還饒有興致地戴上智能眼鏡親身體驗。”上海大模型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員工、“模速空間”黑科技體驗空間店長何鑫說,體驗店為人工智能企業提供了產品上市前接觸市場的機會,讓從業者和投資人可以觸摸到科技最前沿,“有了落地和應用,技術更新迭代就有了支撐和底氣。”

人工智能產品體驗店內琳琅滿目的人工智能產品。本報記者 謝雨攝

人工智能產品體驗店內琳琅滿目的人工智能產品。本報記者 謝雨攝

自2023年9月啟動建設以來,“模速空間”已入駐企業100余家,基本形成涵蓋芯片設計、模型算法、數據語料、行業應用的完整產業鏈。無問芯穹、階躍星辰等標杆企業,與秘塔科技、無限光年等群星企業密切協作、共同發展,推動這裡成為國內最活躍的人工智能創新窗口之一,也帶動產業集群不斷躍升。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持之以恆支持人工智能前沿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人工智能發展。”上海市徐匯區副區長俞林偉說。

不到兩年時間,人工智能產業在“模速空間”積勢成勢。放眼整個上海,人工智能已成為全市三大先導產業之一,去年產業規模突破4500億元,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標。

展望未來,“模速空間”的年輕人們信心滿懷。最令劉益東印象深刻的,是總書記講“我國數據資源豐富,產業體系完備,市場空間巨大,發展人工智能前景廣闊”。他說:“我將始終牢記這句話,和新賽道上的同路人一道,開拓中國人工智能產業更加美好的明天。”

統籌:胡果

審稿:王斌來、劉士安、杜尚澤

文字:謝雨、田泓、王崟欣

視頻:央視新聞 人民日報社上海分社

剪輯:黃小燕、尤曼玉

攝影:新華社記者 人民日報記者

(責編:馬作鵬、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