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東方七日談︱春和景明,從容自信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姜泓冰
2025年04月01日16: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春和景明,風蕭雨驟。大起大落、過山車般的陽春天氣,卻也是上海最為美麗、熱鬧的季節。

凡有園、有林處,都能領略滿目新綠與什色花開,聚起不絕如縷的賞花休閑人群。以觀櫻聞名的寶山顧村公園,一年一度摩肩接踵、需要疏導車流人流的盛況如約再現。花事與人潮依舊,仔細看時,又已有了些許不同:櫻花樹下,帶了帳篷席墊定心閑坐者多了,國潮風、妝造齊全的拍視頻、直播者也多了,有老師帶著學生坐在櫻花樹下開講傳統文化,也有人形機器人巡行櫻花林,毫不意外地成了大家圍追交流的對象﹔櫻花島上,新開了賞櫻夜場,3D光影秀、氛圍燈光組、以假亂真的泡泡櫻……新觀念、新技術、新審美,為習以為常的“傳統”賦能,創出新的形態、新的可能。

上周,北有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南有博鰲亞洲論壇,當中的上海也很是熱鬧——從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傳出的數據顯示,上海有7.8萬家外資企業、1016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591家外資研發中心——對於跨國企業的高層管理者來說,上海幾乎是中國之行的“必打卡地”。在經貿、文化、教育、產業、科技創新等方面的中外合作,上海也都有著可圈可點的重要成果,成為國家外交、友城往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更“彈眼落睛”的是民間往來。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鄉的美國網友布雷肯一家與上海榕榕一家今年初通過小紅書結緣,在這個春天裡開心“奔現”,一起游覽兩家人都愛玩的迪士尼樂園﹔一名有數千萬粉絲的國際頂流網紅在上海開啟6小時直播,從地標建筑到街頭偶遇的粉絲、亂入的行人和尋常小吃,沒有濾鏡包裝的真實質感的當代中國城市,讓博主時時驚呼,也讓全球各地的人們有了對中華文明越來越平和而真切的理解。

“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中國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開放的大門隻會越開越大。”作為世界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和外國游客入境中國第一站,上海的從容與自信、成就與進步,讓越來越多的外國投資商、旅行者有了太多驚呼、歡喜乃至熱愛留駐的感受,更加深了對“中國式現代化”“最安全國家”“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鮮活生動的理解。這一切的背后,是一座城市堅持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積極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提升文化軟實力,推動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不懈努力。

解放日報相關版面

在種種熱鬧中間,就有一些這樣的努力值得關注。比如在基礎教育領域,繼2024年黃浦等6個區被認定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后,教育部近日發文認定浦東新區等10個區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上海由此成為全國首個全域通過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督導評估認定的省份。在高等教育領域,繼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推出面向人工智能時代的招生、科研與人才培養制度改革方案后,上海市又在5所高校啟動了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改革試點,並將逐步推廣到全市高校,從專業規劃、教材開發、教學設計、課程設置、實習實訓等方面全面改革,以推動學校更快響應行業需求,加速應用型人才的校企合作創新培養。適應人口老齡化和醫療智能化,上海還在開放大學開出了陪診服務人員的培訓專業。

教育無疑是上海城市發展、對外開放、招商引資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教育高地的形成,有歷史的因緣際會,更多則是因為持續不懈、與時俱進的改革和積澱。有優質的教育,才有科技和人才的高地,有創新與創造的生機活力,有健康理性的社會環境、文化精神,推動城市向著更美好的明天進發。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