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七日談︱引擎轟鳴、激情澎湃:讓我們一起向上

上周,F1中國大獎賽與上海汽車文化節“雙星輝映”,不僅刷新了城市觀賽紀錄,更以文體商旅展深度融合的創新模式,勾勒出上海作為全球城市標杆的嶄新圖景。
解放日報3月24日一版報道
本屆F1中國大獎賽首次突破賽道邊界,將“速度激情”延伸至城市肌理。北外灘國客中心碼頭的“格子旗嘉年華”以1:1復刻發車格,無人機編隊與光影秀點亮黃浦江夜空,600米濱江長廊成為市民游客的沉浸式打卡地。這種“上賽場+城市窗口”的“雙場景”模式,不僅將賽事熱度輻射至全城,更激活了文旅消費新場景:酒店預訂量激增57.58%,境外觀眾佔比達15.25%,其中60%為專程來滬的海外車迷。數據顯示,賽事直接經濟影響14.06億元,產出效應39.28億元,印証了頂級賽事作為“城市超級引擎”的價值。
上海汽車文化節則以“‘上’海‘嘉’速”為主題,串聯起汽車賽事、商展、文旅與生活。嘉定區推出“汽車+歷史”“汽車+未來”等沉浸式體驗,如無人小巴智趣探園、經典古董車巡游,將科技感與文化底蘊深度融合。這種“節賽合一”的模式,不僅讓“汽車嘉定”名片更加耀眼,更以全域化、沉浸式文旅線路,推動“觀賽事·游嘉定”成為消費新潮流。
在F1中國大獎賽的幕后,上海正以科技創新重塑城市交通圖景。賽事期間,國網上海嘉定供電公司依托“一屏觀”數字平台,實現安全隱患快速響應﹔久事智慧體育推出的虛擬F1體驗活動,讓觀眾通過模擬器感受“上賽場”的飛馳魅力。這些技術不僅保障了賽事的綠色高效運行,更揭示了上海在新能源、智能網聯等領域的領先地位。
汽車文化節期間,無人駕駛小巴與人工智能游覽的結合,成為嘉定智慧汽車城的生動注腳。從車路協同技術到未來概念車展示,上海正以“智駕未來”為藍圖,構建“汽車+科技”的產業生態圈。正如上海市體育局局長徐彬所言:“F1不僅是競技舞台,更是推動城市創新的重要平台。”
本屆賽事的焦點之一,是中國首位F1學院外卡車手師煒的亮眼表現。她在第二回合正賽中以第14名完賽,書寫了中國女性車手的歷史新篇。開幕式上,藝術體操運動員以赤色彩帶演繹“未來引擎”,小輪車手展現極限操控,詮釋了女性在速度與力量中的獨特魅力。
這種突破不僅限於賽場。汽車文化節期間舉辦的“國風遇上老爺車”攝影大賽、“愛車愛我嘉”文創設計大賽,吸引了大量市民參與,展現了上海作為“設計之都”的多元創造力。正如開幕式主題“我們一起向上”所傳遞的理念:城市的未來,屬於每一個追夢者。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