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355個"15分鐘就業服務圈"站點覆蓋全部街鎮
上海355個“15分鐘就業服務圈”站點覆蓋全部街鎮,為求職困境人群亮起一盞盞燈
一人一策,就業服務送到“家門口”
夜色漸深,當店裡最后一盞燈熄滅,沈嘉祺一天的工作結束了。這是他人生第一份工作,剛干了一個月,雖然並不輕鬆,卻讓他感到踏實。“那句話怎麼說的?手裡有個熱乎乎的饃,比什麼都重要。”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穩定。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注重目標引領,著力實現增長穩、就業穩和物價合理回升的優化組合。穩就業,成為當前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讓更多人端好手中“飯碗”?一年來,上海人社部門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目標,開展一系列創新探索,努力保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8.42萬人,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幫扶就業率達93.78%,促進15.17萬失業人員再就業、6.92萬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上海的招聘會越來越多
對求職者來說,今年有一個很直觀的感受:上海的招聘會越來越多了。
從大型展館到繁華街區,從校內到校外,甚至在火車站,隨處可見招聘活動。據悉,截至今年11月底,市、區兩級人社部門共舉辦招聘會2100余場,提供崗位超38萬個。
10月下旬,位於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地下大通道的“虹橋樞紐樂業空間”正式對外開放。這裡距離虹橋火車站、虹橋機場的步行時間不超過15分鐘,空間不大,卻“五臟俱全”,設有招聘功能區、咨詢宣傳區、休息會談區、培訓活動區等多個區域。
閔行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之所以選擇在這裡開展就業服務,是希望充分發揮綜合交通樞紐人流密集的優勢,打造“來滬就業服務第一站”。這些天,不少人拉著行李箱,剛到上海就找起了工作,也有本地求職者聞訊而來。
要滿足來自四面八方的求職群體,還需不斷與時俱進,促進人崗匹配。中智咨詢《2024屆高校畢業生就業藍皮書》顯示,目前“招工難”與“就業難”並存,傳統支柱行業、新質生產力相關產業人才缺口較大。今年春節后上海首場綜合性大型招聘會,就設置了“新質生產力”專區,頗受求職者青睞。
“現在年輕人找工作的需求越來越多元。這倒逼我們不斷創新工作方式,走近他們、了解他們、真正服務好他們。”徐匯區就業促進中心首席職業指導師丁潔觀察到,“90后”“00后”求職者對“好工作”的期待往往甚於“有工作”,特別是許多高校畢業生以考公、考編為目標,一年沒考上就再等一年,中間留下了漫長的空窗期,很不利於后續就業。
對此,今年上海進一步放寬了高校畢業生報考和應聘本市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相關崗位的條件要求,規定本市事業單位招收應屆高校畢業生的,應向畢業証書落款年度2年內(含畢業當年度)未落實編制內工作的高校畢業生開放,不對其是否有工作經歷、繳納社保作限制。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政旨在鼓勵部分畢業生在擇業期內多試錯,避免因“慢就業”錯失機會。
針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人社部門將會同市、區相關部門,想方設法拓寬就業渠道,加大重點領域崗位和就業見習崗位信息歸集力度,並將家庭困難和就業困難畢業生作為重中之重的優先幫扶對象。
做細家門口的就業幫扶
“不是說學計算機好就業嗎?怎麼我一份offer(錄用通知)也沒收到?”早在數月前,沈嘉祺還在為找工作焦慮不已。
今年6月,他從上海某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畢業。由於學校課程偏向理論傳授,實踐操作機會較少,他的專業能力並不過硬,在應聘專業對口工作時屢屢受挫。就在沈嘉祺陷入迷茫之際,浦東新區浦興路街道大愛樂業社區就業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向他伸出了援手。
“首先一定要走出家門。”在就業援助員的幫助下,沈嘉祺來到某居委會見習,並通過職業能力測試、簡歷修改、面試輔導等環節認清自身的優勢與劣勢,提高求職能力。隨后,就業援助員開始向他推薦崗位。經過兩輪面試篩選,他最終順利入職某快餐企業,成為一名見習經理。
這半年來的經歷,也讓沈嘉祺轉變了就業觀。“理想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找到的,隻有靠長期的努力和積累,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才能在職業道路上越走越遠。”他打算一邊上班,一邊為明年的成人本科考試做准備。這個想法也得到了就業援助員的支持——哪怕沈嘉祺已經實現就業,街道的就業服務始終沒有斷線。
大愛樂業社區就業服務站是上海建設“15分鐘就業服務圈”的縮影。截至目前,上海已建成355個“15分鐘就業服務圈”社區就業服務站點,覆蓋全部街鎮。這些“家門口”的基層就業服務站點,通過“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的就業服務,為那些對職業發展有願望有期待、卻面臨求職困境的人群亮起了一盞盞燈。
據悉,明年上海還將新建150個基層就業服務站點,屆時全市“15分鐘就業服務圈”站點將達到500個以上。通過“大數據+鐵腳板”,這些基層站點將進一步做實做細就業需求排摸、就業崗位推薦、創業指導等功能,更好服務廣大社區居民、園區勞動者和校區學生。
勞務協作保障企業用工
穩就業的關鍵是穩企業。同時,穩企業也必須保障企業用工。
每年元旦、春節前后,不少企業都會面臨季節性用工短缺。今年,上海提前啟動援企穩崗專項行動,建立缺工企業清單,配備就業服務專員,實行“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務,同時提前組織勞務對接,各級人社部門深入中西部省份,開展駐點招聘、組團招工,成規模成批次引進勞動力。
市就業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與以往相比,今年勞務協作的范圍更廣、合作更深。比如,過去勞務協作主要面向雲南、新疆、西藏、青海等上海對口支援地區,今年則在此基礎上進行擴展,加強了與甘肅、寧夏、安徽、湖南等中西部勞務輸出大省的合作聯系。除了到當地開展招聘會,上海人社部門還定期收集、發布崗位,送職業指導及創業指導服務上門,加大合作力度。
雲南小伙李會兵就是通過滬滇勞務協作機制來到振華重工的務工人員。他畢業於臨滄技師學院,來滬后經過廠內培訓,成為一名機器人技術員。前段時間,他還把女友接了過來。兩人如今都在振華重工上班,一年能攢十多萬元,憧憬著再過幾年就在崇明買房。
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中西部脫貧勞動力在滬穩定就業人數58.4萬人。越來越多的“李會兵”在上海實現人生價值,為城市建設發展作出貢獻。
臨近歲末,新一輪勞務協作已經啟動。針對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勞動力供給不足的情況,上海各級人社部門將組織用人單位前往雲南怒江、大理等地開展專場招聘,並為留滬過年的務工人員送上節日慰問。節后也將繼續採取點對點包機包車等方式,幫助來滬務工人員盡快返崗復工。(記者 周程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