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寶山村庄“毛細血管”,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排水管道是村庄的“毛細血管”,管道設施是否完善、暢通直接關系到每個村庄的正常運轉,是不容忽視的民心工程。近日,寶山區水務局派駐羅涇鎮陳行村第一書記在日常的走訪調研中發現,村宅部分區域每逢暴雨便會出現積水現象,污水排放也偶有冒溢現象,給村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和困擾。
發現問題后,駐村第一書記與陳行村“兩委”班子立即進行了進一步的實地勘察與研判分析。原來,村民在自建房翻建過程中,由於缺乏規范的施工管理,大量泥漿流入下水道,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泥漿逐漸堆積,致使管道堵塞嚴重。與此同時,部分出租房私自接駁管道,使得排污量超出原有排水管道的承載能力,進一步加重了管道的淤積狀況。排水系統的正常運行受到極大挑戰。
針對這一難題,陳行村迅速行動,組織專業人員現場踏勘,精准鎖定重點管段,制定了一套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疏通方案。同時,充分借助駐村第一書記派出單位的專業優勢,積極協調市政養護企業,調集專業設備與人員力量,對村域范圍內的排水管道開展疏通作業。
施工過程中,陳行村嚴格把控各項環保措施,針對清理出的淤泥,確保規范收集,並依據環保要求妥善處置,有效杜絕二次污染風險。為保障村民安全與生活秩序,通過合理規劃施工時間、設置醒目標識等方式,在保障施工高效進行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對村民日常生活的干擾。
經過多日努力,村庄排水“毛細血管”全部打通,困擾村民許久的積水和排污難題迎刃而解。為了避免再次出現堵塞情況,村“兩委”班子成員、駐村指導員、村干部及志願者們組成宣傳隊伍,上門入戶,向村民們面對面講解自建房安全常識與供水排水相關知識法規,呼吁村民規范日常排水,養成良好習慣,共同營造潔淨、舒適的人居環境。
管道通、民心通,堵塞的問題解決了,村民的“煩心結”也打開了。疏通下水道雖看似平常,卻關乎群眾生活質量。下階段,陳行村將持續關注群眾日常生活的急難愁盼、以村民身邊小事為突破口,當好群眾“貼心人”和“服務者”,多措並舉增進民生福祉,讓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來源:上海寶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