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探索小站“生長”,第四期“零距離家園·開放麥”舉行
人民網上海12月25日電 (記者葛俊俊)提到“零距離家園”小站,大家會聯想到什麼?“溫馨”“便民”“可以傾訴心事”“美好,社區故事的發生地”“共享”“多元融合”……12月25日,由中共黃浦區委社會工作部等主辦的第四期“零距離家園·開放麥”活動舉辦。圍繞“小站微空間,讓更多人體驗‘零距離’的溫度”這一話題,小站主理人們共同暢所欲言,探索小站“生長”。
“零距離家園”起源於黃浦,是人民城市理念在黃浦的生動實踐。今年,黃浦區積極推進“零距離家園”小站建設,在充分挖掘社區內、樓宇園區內、街區內各類空置空間或低利用率空間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打造一批開放型或嵌入式的小微空間,進而實現以小站作為黨群服務陣地補充,進一步完善社區公共服務供給。
“我們一直在探索小站的建設意義在哪裡。走著走著發覺,更多的人幫我們出主意想辦法,將小站想象空間打開了。”黃浦區外灘街道黨工委書記丁琦寧愈發感覺到“我們的就是我們的”這句話在慢慢落地。“有了小站,更多的元素加入,單一功能變成了多功能,服務一個群體變成了服務全人群。越來越多的樓宇企業願意拿出空間,越來越多的朋友走到這個空間,多向奔赴,匯聚在一起,溫度慢慢就出來了。”
“由於小站的主體不一樣,內生動力不一樣,因此,所凝結的社群的認同機制也是不一樣的。”大魚社區營造發展中心聯合發起人、理事長何嘉分享道:“體驗活動一定是有更獨特的內生認同感,所以,我們要創造大家在共振的體驗活動。”
“‘零距離家園’小站以社區為單位,嵌入到社區中,充實了社區的功能。”上海外國語大學、(全球)城市基層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俞祖成教授在分享時表示,不建議賦予小站太大的功能。“城市更新面臨著現代化和傳統之間的平衡問題。小站最終的功能更多的是做一些探索性的實驗,推動城市多元文化的碰撞與結合。”
零距離的幸福,微空間的溫暖,共赴中的美好。小站的核心功能為休憩議事微空間、公共服務微站點、宣傳展示微舞台。截至目前,黃浦區已經完成了101個“零距離家園”小站的打造。
小站在街區、居民區、樓宇園區的生長、發展,為黃浦區全面推進“零距離家園”實體陣地建設注入了新活力、新動力。
主辦方表示,“零距離家園·開放麥”希望在2024年末邀請各方交流探討:小站微空間,讓更多人體驗“零距離”的溫度,以暖心服務團結更多人一起走向“零距離家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