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七日談︱上海“15分鐘生活圈”為何“圈粉”
上周,解放日報頭版“解放調查”欄目推出一組系列報道,深入解析上海的“15分鐘生活圈”建設情況,回顧了10年來這項工作給市民和社區生活帶來的顯著變化。
無獨有偶,11月底,一些自媒體賬號也把目光聚焦到了上海的社區生活,稱贊集服務、學習、生活等功能於一身的黨群服務中心,“上海的黨群中心太卷了”的標題一時熱傳。
解放日報相關報道。
“15分鐘生活圈”為何受到廣泛關注?在上海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往往可以用自身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上海中心城區的許多地方,工作日幾乎都會出現這樣的場景:起床出門,家附近就有集市或菜場,可以買到餛飩、包子、豆漿、油條等早點﹔年輕人匆匆趕去上班,老年人或步行到附近買菜回家做午飯,或打牌、下棋休閑一陣后去社區食堂用午餐﹔午間時分,上班族到附近的黨群服務中心報名聽講座或課程,老年人則約朋友一起打乒乓或練舞蹈,各得其樂。
這些場景中的“衣食住行加鍛煉”,往往步行都能到達,簡單、便利、有溫度,自然讓“15分鐘生活圈”大受追捧。不過,令人好奇的是,即便在同一座城市,各個街鎮的財力有大有小,市民需求也各不相同,“15分鐘生活圈”如何才能做到供需相當、可持續運行?
從供需的角度看,一些做得好的地方,往往把聽取人民群眾意見建議作為重要的前置過程。比如楊浦區的長白228街坊,本是一個老工人新村,舊改后,設置哪些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居民群眾的需求?楊浦區及長白新村街道向周邊居民發放1300份調查問卷,召開了20多場分層分類的專題座談會,廣泛問需於民、問計於民。隨后,社區食堂、小劇場、健身中心、生鮮超市等群眾呼聲最高的項目接連落地運營,讓煥新后的228街坊大受歡迎。
從可持續的角度看,能夠長久受到市民歡迎的內容,往往不是政府“包辦”,而是以適當方式引入各類經營主體,靈活開展各類服務項目。如徐匯區的烏中市集,除了賣菜,各種跨界活動不斷,菜場成了“秀場”﹔普陀區的高陵集市,可以一站式買遍老字號餐飲,精准覆蓋有需要的人群﹔楊浦區的“熊貓飯堂”,菜式多、常出新,在楊浦各街道越開越多……充分運用市場的力量,調動經營主體的積極性,各項服務就有了長久支撐。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在上海“15分鐘生活圈”的規劃、建設、治理過程中,人民城市理念得到了生動體現。期待“15分鐘生活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高質量、可持續地開展下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