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東方七日談 | 個人養老金時代來了,我們要做些什麼?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王崟欣
2024年12月24日15: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上周,國家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通知》,讓個人養老金制度沖上熱搜。《通知》明確,自12月15日起,個人養老金制度由試點推向全國。

什麼是個人養老金?與養老保險有何關系?已經有政府和單位支出的養老金,還要繳納個人養老金嗎?

關於個人養老金的媒體報道截圖。

個人養老金,簡單說就是在政府和單位之外,自己為自己存的一筆養老錢。在我國,養老保險體系主要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為基本養老保險,由政府財政主導,立足於保基本。第二支柱為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起補充作用。第三支柱為個人養老金,由個人自願繳納。個人養老金通過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繳存金額,自主選購養老金融產品,待退休后,提取相應的本金與收益。

個人養老金是我國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的關鍵。實現全社會可持續養老,儲備充足的養老金是前提。由於第一支柱支付能力有限,第二支柱受限於用人單位意願,覆蓋面低,發展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金成為必然趨勢。2022年,上海被納為個人養老金首批試點城市。兩年多來,上海市先行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制度總體運行平穩。截至2024年11月底,上海個人養老金累計繳費額約124億元,開戶數量和繳存金額均位居全國前列,但個人養老金總體發展相比預期仍有差距。

如何進一步提高個人養老金的繳投積極性?

發展個人養老金,需要提高收益率。我國個人養老金起步晚,公眾認知度低,“開戶熱、繳存冷、投資更冷”成普遍現狀。專家指出,提高個人養老金吸引力,收益率是關鍵。個人養老金的投資收益必須跑贏通脹,否則就失去了養老投資的意義。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老齡研究院銀發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封進分析認為,在個人養老金廣受歡迎的歐美國家,個人養老金都有著較高的收益率,且稅收優惠力度大。個人養老金如能切實具備抵稅和高收益兩點優勢,將大有可為。

發展個人養老金,需要多元化、差異化的產品。“有繳費能力的人不需要,有需要的人繳不起”“年輕人是個人養老金的主力軍,但年輕人最需要流動性資金”……反映出需求與供給的錯位。發展個人養老金,需要更多差異化的精准產品。此次《通知》也規定,在現有理財產品、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產品基礎上,將國債、特定養老儲蓄、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范圍。具體到落實層面,金融機構要更多從長遠利益考慮,在產品設計上下功夫,深入分析不同人群偏好,按風險預期、收入水平、生命周期和功能進行分層設計產品,創新出針對不同客群的、具有流動性、可以提前支取的產品,提升個人養老金參與度和資金使用效率。

發展個人養老金,需要增進協同,構建良性發展生態圈。“開戶之戰”,不同銀行賬戶的壁壘……針對養老金的競爭早在試點初期便在各銀行間打響。作為長期資本的重要組成,發展個人養老金,金融機構大有可為,也大有裨益。當前,不少金融機構都在發力養老金融。在上海,眾多銀行、保險、証券公司,形成了形式多樣的“養老+”特色服務。發展養老保障體系,需要協同而非內卷,需要優勢互補而非同質競爭。更高質量、更多樣的養老服務生態體系的建立,不僅能夠提升公眾對養老保障體系的獲得感,也有助於養老保障體系建設。

發展個人養老金,需要加強宣傳與服務。點開一個銀行app,五花八門的產品躍入眼帘,卻看不懂、不會選,“麻煩成本”同樣制約個人養老金投資。不久前,中國人民銀行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中國式養老事業 服務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培育投資顧問團隊,為個人養老金的“最后一公裡”創造了條件。此外,我國個人養老金起步晚,氛圍尚在形成,發展個人養老金需要更多努力、更大耐心。

個人養老金關乎每個人,關乎國家長治久安,離不開全社會的參與,離不開行業各方的協同努力,離不開穩定、可信任的投資環境。上海金融機構多,老齡化程度高,發展個人養老金大有可為。上周,上海召開的市委常委會再次強調,要進一步強化挑大梁、作貢獻的責任擔當,努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充分發揮龍頭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期待未來在更多有競爭力、差異化產品的支撐下,在投資顧問的耐心服務下,在政策支持、行業協同、機構努力的氛圍下,個人養老金迎來繁榮的明天。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