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一幅美麗崇明新畫卷
近年來,崇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以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為目標,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積極打造崇明版“富春山居圖”,努力繪就生態文明建設新畫卷。
厚植生態優勢 天更藍水更清
生態“顏值”越來越高。冬日暖陽下,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天高雲淡,碧波蕩漾,荻花瑟瑟,大批候鳥又來到這片廣袤的濕地棲息越冬,它們時而水邊踱步,時而凌空飛翔,姿態優雅,氣度不凡。
鳥類對環境、氣候變化敏感,是重要的生態風向標,每年在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過境中轉和越冬的水鳥總量逾百萬隻次,其中不乏東方白鸛、小天鵝、白頭鶴、黑臉琵鷺等明星物種。今年12月5日,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灘涂上9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禿鷲,這是在上海極為罕見的物種。目前,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收錄鳥類36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0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62種,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受脅鳥類84種,列入中澳候鳥保護雙邊協定的鳥類57種。今年7月,崇明東灘候鳥棲息地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地,“崇明東灘是候鳥南來北往途中至關重要的‘加油站’,是名副其實的鳥類天堂。”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管理事務中心主任鈕棟梁說。
崇明不只是拿到了世界自然遺產地這塊世界級金字招牌,還獲得了“中國天然氧吧”和“中國氣候宜居城市”的稱號,這些榮譽是崇明持續擦亮生態“底色”、提升環境“成色”、做足民生“亮色”和打造發展“特色”的厚積薄發。
生態“底色”越擦越亮。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全區嚴格劃定四類生態空間,全面加強生態紅線和自然保護地監管,有效遏制一枝黃花、互花米草、福壽螺等外來入侵物種蔓延,恢復生物多樣性。“長江十年禁漁”和極小種群物種重引入工作成果斐然,長江江豚、揚子鱷、麋鹿、中華鱘等瀕危物種種群得以有效恢復。
天更藍了,空氣優良率保持在95.54%,負氧離子年均濃度為2748個/立方厘米,超過世界衛生組織2000個/立方厘米的非常清新標准。全區森林覆蓋率超過30.7%,擁有豐富的植物、濕地和野生動物資源,其中16種鳥類的數量超過其全球種群數量的1%。
水更清了,全區開展河道綜合整治和消黑除劣工程,推動一批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國控、市控斷面均穩定達到或好於Ⅲ類。青草沙水庫、東風西少水庫2個市級飲用水水源地均達到Ⅱ類水質,完成23.2萬戶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97.8%,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為99.6%,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連續五年蟬聯全市第一。
守護綠色家園 打造多彩空間
環境“成色”越來越足。每周三天,一輛裝著衛星定位系統的醫廢轉運車准時來到海門市海永鎮、啟東市啟隆鎮的兩家鎮衛生院,工作人員戴好口罩、穿好手套,掃描二維碼錄入數據,帶走裝有醫療廢物的專用周轉桶。中午時分,醫廢被送往崇明固體廢棄物處置綜合利用中心作無害化處置。去年年底,崇明與海永鎮、啟隆鎮簽署監管合作協議,在長三角率先實現醫療廢物跨省處置,通過“定人、定時、定車、定路線”,點對點收運醫療廢物,醫療廢物處置全過程得到安全監管。海永鎮衛生院院長顧磊說:“就近處置醫療廢物不僅安全高效,費用也下降了9成多。”醫廢得到有效處置,只是崇明提升生態環境成色的一個縮影。
今年,全區建成投用生活垃圾填埋場2個、固體廢棄物焚燒廠1個、濕垃圾就地處理設施22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45%,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和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現全覆蓋。
民生“亮色”越來越顯。秋冬季節,橫沙島富民沙路層林盡染,美不勝收,這條道路被評為上海市綠化特色道路。行道兩旁為水杉樹,配植瓜子黃楊、羅漢鬆、紅葉石楠球、火焰南天竹、金葉串錢柳、紫薇、萱草、月季等植物,四季色彩斑斕,因此這條道路也被推薦為長三角騎行線路。每逢假期,各地騎游愛好者踏上富民沙路,盡情享受綠色運動的快樂。港西鎮協西村將口袋公園打造成小型古典園林,亭台水榭,古朴清新,村民們經常不約而同到公園散步、聊天,享受鄉村寧靜而詩意的生活。
近年來,全區因地制宜建設城市口袋公園、鄉村小微公園,拓展城鄉綠色生態空間,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景觀,市民推窗見綠、出門見景。2023-2024年以來,崇明新增森林面積103萬畝,新建綠地30.93公頃,人民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聚焦重點產業 發展生態經濟
綠色引擎越來越強。崇明扎實推進碳中和示范區建設,向太陽要“能”、向“東風”借力,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為77.7萬千瓦,全區新能源發電佔比達31%,位居上海首位。長興島發電廠10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與利用(CCUS)創新示范項目運行一年多來,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碳變廢為寶,為江南造船等央企提供源源不斷的再生能源,每年減排二氧化碳10萬噸,“相當於在島上種植樹木556萬棵樹,建設5個東平國家森林公園。”長興發電廠負責人沈浩介紹。12月5日,全市首個由工業用戶自建的風電項目——冠華分散式風電項目正式落地,項目裝機容量16.68兆瓦,加上前期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企業用電將實現自給自足、余電上網,“我們年均用電量2000多萬度,實現自給自足、余電上網后,企業將成為‘零碳’甚至‘負碳’工廠,市場競爭優勢明顯。”上海冠華不鏽鋼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華峰表示。
冠華分散式風電項目效果圖
發展“特色”越來越濃。新質生產力加速滲透產業新賽道,推動綠色產業強勢崛起,全球超大型集裝箱船在長興島密集啟航,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崇明1號”清水蟹金秋重磅上市,國家5A級旅游景區西沙明珠湖景區年初高光亮相,以千億級海裝產業為代表的現代智造業,以長三角農業硅谷為代表的現代農業,以全域旅游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方興未艾,蓬勃發展。智能制造向新向綠,上海長興·民營經濟智造產業園、中科頤高(長興)海洋經濟產業園區吸引各方投資,長興陽關天地開業,構筑起產城融合發展的新高地。
傳統農業插上科技翅膀,工廠化育秧、數字化田間管理,漁光互補、稻鱉共生、智慧羊場,田園一派“好豐景”,農業綠色發展指數在全國名列前茅﹔農文體旅深度融合,提檔升級,年接待游客近千萬,民宿超千家﹔自行車、路跑、足球等特色體育賽事此起彼伏,崇明成為戶外運動天堂。
“行百裡者半九十”,生態示范區建設是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載體,是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把生態示范區創建作為推進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有力抓手,堅持高位推動,一張藍圖干到底,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扎實推進黨政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制度改革,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培育生態產業市場,實施五輪《崇明世界級生態島三年行動計劃》,全力提升生態環境品質,構筑生態發展新優勢。到2035年,努力將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樣板”。
(來源:上海崇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