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澤鎮】聲波裡的故事丨《品讀金澤》之金澤非遺
金澤鎮,一座承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古鎮。這裡的民間習俗和風俗名目繁多,宛如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民俗畫卷,生動展現了這片土地獨特的文化魅力。如今,經過精心的搶救、挖掘和整理,金澤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煥發著新的生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青浦田山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宣卷、阿婆茶、烙畫和籪具制作技藝、金澤廟會等各具特色,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也同樣豐富多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金澤,探尋這些非遺項目背后的故事,感受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文化脈動。
國家級非遺
田山歌-國家級非遺
田山歌
田山歌的歷史源遠流長,在金澤地區很早就有田山歌的流播印跡。據現有的文獻資料可知,至遲在公元16-17世紀的明代時期,上海地區民間傳唱田山歌的風氣已經十分盛行。清末民初時期,上海地區田山歌的創作與傳播更是達到了鼎盛的階段。上海田山歌是當地勞動人民自己創造的一種勞動歌曲,它既能抒發勞動人民的感情,訴說自己的歡樂與痛苦,又能陶冶性情、解除疲勞。因此田山歌在金澤流傳極廣,在農村代代相傳,流傳至今。
市級非遺
阿婆茶
“阿婆茶”的習俗由來已久,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榻蔡浜村的喝茶習俗,故而后人又稱此習俗為“商榻阿婆茶”。
“阿婆茶”最初的形式多是與當地婦女的實際生產生活聯系在一起的,婦女們一邊編蝦籠、照料孩子,一邊吃茶、聊天,是女性在艱苦、乏味的生活中自娛、聚談的形式,是一種民間的生活智慧。這種被當地人稱為“邊喝茶,邊聊天,嘴不閑,手不停”。商榻地區的人們不說“喝茶”,而說“吃茶”,這種說法正好凸現了阿婆茶隨意,不拘禮的形式。商榻人吃茶,其實是重在人情,而不是茶味。因而阿婆茶泡飲過程不同於一般的茶道,其形式相對簡便、隨意,更貼近人們的生活。由此,阿婆茶形成了一種強大的文化場,很多外地人到了這裡都自然地用茶融入當地人的生活。
宣 卷
宣卷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在群眾中廣為流傳,有著眾多的宣卷表演者和觀眾群。商榻地區9個行政村中基本都有宣卷表演者。
元、明時的寺廟中,每逢佛教節日,由和尚或信徒宣講寶卷,故稱“宣卷”。源於唐代的“俗講”和宋代的“談經”,至清代出現以唱宣卷為職業的藝人。曲目由原來的專唱佛教故事逐漸發展到以演唱民間傳說和弘揚真、善、美故事內容為主。宣卷的主唱人員坐中,兩民伴唱者坐在主唱人員右邊,小樂隊則在左邊,整個布局呈八字型。因流行地區不同,分蘇州宣卷和四明宣卷等種類。又因所用伴奏樂器不同,有木魚宣卷和絲弦宣卷之分。
烙 畫
烙畫——也稱烙花、燙畫、火筆畫。是以溫度在攝氏三百至八百度的烙鐵代筆,利用碳化原理。不施任何顏料,在竹木、宣紙、絲絹等上取其相應溫度進行勾、擦、點、烘,巧妙自然地把繪畫藝術的各種表現技法與烙畫藝術融為一體,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所制作的作品為茶褐色,古朴典雅,精美絕倫。
烙畫是一項復雜而特殊的藝術,在選定作品之前,首先要現場寫生,畫好素描再進行烙畫。之后也用照相機拍好實景,根據大小要求寫真,圖畫效果逼真。作品烙制前選好夾板后用細砂皮經四次砂磨平整,並按夾板紋理順砂。烙畫用材是紅株或白楊三夾板,還可烙在竹木器、紙、棉布、等材料。烙制過程中掌握深淺、明暗、粗細、濃枯等技藝。作品完成后也要用細砂打平,然后上亞光漆拋光作為保護,最后裝框,框面可用玻璃或有機玻璃,封存以致延長作品其壽命。
籪具制作技藝
籪是從“滬(滬)”演變而來的,而“滬”亦是上海的簡稱,可謂家喻戶曉。籪(滬)是一種靠阻斷魚蟹退路的方式捕魚的漁具。據《商榻志》中記載,在人民公社(1958年)時期,金澤雪米村石米蕩是個純漁業村,村民均為漁民,是使用籪(滬)捕魚最多、規模最大的地區。
籪(滬)是一種專門捕撈魚、蟹的竹制漁具,其制作需要經過打樣、敲樁、系擋、劈篾、扎簾子、插竹簾等一系列復雜且嚴格的工序。籪(滬)從最初的捕魚工具演變為現今的地名,它見証了上海的歷史演變,是上海的水文化和民間智慧的集中體現,更是上個世紀漁民生活的真實寫照。籪(滬)在青浦金澤鎮有著悠久歷史。自21世紀以來,因保護水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青浦地區很難尋覓到籪(滬)的蹤跡。其制作技藝也面臨失傳,急需搶救,挖掘,傳承和保護。
金澤廟會
金澤民俗廟會主要由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八的“廿八汛”和九月初九的“重陽汛”兩大香汛組成。“廿八汛”源於東岳大帝的誕辰祭祀,“重陽汛”源於楊震(民間俗稱楊老爺)的誕辰祭祀。香汛期間,進香船隻停滿大小河道,各廟香火旺盛,街道、廟會場人山人海,除了信眾的祭拜和神靈出游等信仰活動外,演戲、宣卷、唱神歌、打蓮湘、舞龍、舞獅等各種民間娛樂活動匯集,各地來趕廟會的小商小販,遍及大街小巷。形成了集信仰、娛樂、商貿於一體的盛大民俗廟會。
清道光十一年(1831),鎮人蔡自申修纂的《金澤小志》記載:“東岳神賽會,每年三月二十八日、九月初九日兩舉。遠近村農為一日之游,由來已久。”可知,東岳廟在清末已形成大型廟會。如果依據頤浩禪寺和東岳廟的建造年代推斷,金澤廟會的開始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宋元年間。
區級非遺
金澤狀元糕
金澤狀元糕為青浦著名傳統糕類特產之一。1861-1879年(清同治年間),糕以狀元命名有兩種說法:一以狀元糕為饋贈佳品,科舉時考生都帶糕應試,取吉利之意;一說江南地方農歷正月一五日稱上元節,有賽花燈之舉,人們以火炙糕作夜宵,稱“上元糕”。
金澤狀元糕的生產有一段民間故事,相傳過去金澤的一個窮秀才,要上京城趕考,因家境貧寒,為了省錢,其母為他做了一種糕片,烘干后用布袋裝好,以備路上充飢之需。這種烘黃了的糕片,香味扑鼻,路上恰巧碰上一富家秀才,嘗了此糕不由得連聲叫好。於是兩人結伴而行,一同到達京城考試,結果兩人都榜上有名。人們認為與吃了這種糕有關系,以后在金澤專門制作,稱之為狀元糕,購者踴躍,銷路日盛不衰。
趙家豆干
上海青浦金澤的一大特產是趙家香干。相傳清朝末年,一趙姓人家精制豆腐干,美味可口,於是聲名遠播。其肉質緊密細膩、咬口柔韌相兼、回味鮮香長久。
金澤趙家香干生產至今己有上百年的歷史。據金澤志記載,1910年趙氏代其寄母管理“朱洽昌豆腐店”,1916年朱母后輩把店盤給趙氏經營,遂改店名為“趙洽昌豆腐店”。趙氏新店制作的豆腐干與鎮上其他豆腐店生產的豆腐干形狀、味道都不相同,它塊小、帶醬色而略帶香甜味,當時就受到老百姓的喜愛。因其豆腐干呈醬黑色,故金澤鎮居民形象地把“趙洽昌豆腐店”稱謂“黑作店”,現在鎮上五、六十歲以上的居民都仍然稱“趙家豆腐干店”為“黑作店”。
稻草扎肉制作技藝
稻草扎肉,這道源於清末民初(1900-1919年)的傳統菜肴,承載著金澤商榻地區豐富的飲食文化和農耕記憶。它以豬肉為主料,稻草為包扎材料,搭配蔥、姜、蒜等調料,經過精心選肉、包扎、清洗、燒制和調味等工序,最終呈現出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美食。
稻草扎肉的歷史演變豐富多彩。起初,因物資匱乏,人們將豬肉切成小塊烹飪,即“小炒肉”。隨后,生活水平提高,出現了方方正正的“方肉”,成為節日和團聚時的佳肴。上世紀80年代中葉(1985年),稻草扎肉技藝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利用清白稻草包扎肉塊,在鐵鍋內統煮,使肉質更加清香酥糯,並因宴席上常放四塊肉而被稱為“四喜肉”。進入21世紀,為了滿足現代人的口味需求,稻草扎肉發展為“小扎肉”,每塊肉約三兩,方便客人按需點選。
稻草扎肉不僅是商榻地區的傳統美食,更是農耕文化的象征。在商榻的飯店和民宿中,稻草扎肉是必點菜之一,深受游客喜愛。如今,在金澤鎮商榻各村居,傳統的稻草扎肉制作技藝得到了傳承和發揚。
金澤麥芽塌餅制作技藝
金澤麥芽塌餅制作技藝,是以大米、麥芽、草頭為原材料,紅豆豆沙、糖、油為配料,經過磨粉、揉粉、加餡料、蒸塌餅、煎塌餅、裹糖水等制作工序配合。
麥芽塌餅的歷史悠久,據文史記載,其起源可追溯到三國時期。據說在立夏日,劉備送子劉禪時,路上攜一餅作點心,劉禪坐筐中不慎壓扁此餅,得名“塌餅”。這一故事流傳至今,成為麥芽塌餅起源的佳話。而在江南地區,麥芽塌餅更是與蠶花娘娘的傳說緊密相連,成為蠶農祈求養蠶豐收的貢品。隨著時間的推移,麥芽塌餅逐漸演變成一種習俗,每逢清明、立夏等節氣,金澤人都會制作麥芽塌餅,用以祭拜祖先、看望老人或招待親朋好友。
麥芽塌餅的制作過程雖然復雜耗時,但金澤各村居都傳承著這一傳統技藝。同時,麥芽塌餅在金澤人心中寓意著五谷豐收、平安健康,是清明、立夏之際最傳統的食物之一。對於游客而言,麥芽塌餅則是金澤古鎮的一大特色,其選用真材實料、口感獨特,深受食客喜愛。
如今,金澤麥芽塌餅的制作技藝得到了傳承和發展,不僅成為了金澤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為了展示金澤古鎮文化和飲食文化的重要載體。
金澤鎮,歷經千余載風雨洗禮,依舊熠熠生輝。這裡不僅承載著1300余年的建鎮歷史,更孕育了諸多璀璨的國家級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共同編織成一幅幅動人的文化畫卷,涓涓文脈在此厚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金澤歷史可感知,讓文化有傳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