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幼兒園到高中,虹口的學生都在上這門課~

2024年11月14日16:24 |
小字號

新學期開始以來,虹口不同學段的學生紛紛走出校園,來到區內紅色場館、優秀歷史建筑等,一邊行走一邊“上課”。一起來看看虹口的學生們都走了哪些地方?又有怎樣的收獲?

上海市虹口區實驗幼兒園的孩子們走進魯迅紀念館。在老師的講解下,孩子們在參觀過程中,去“尋找魯迅筆下的文字”“尋找魯迅的雕塑”“尋找魯迅使用的物品”。參觀結束后,有的孩子用畫筆呈現自己參觀后的收獲,有的孩子將自己的參觀感受通過口述在家長的幫助下化為文字。

一位小朋友說:“今天我知道了許多發生在魯迅爺爺身上的故事。魯迅爺爺原來是要做一名醫生的,但是后來他沒有做醫生而是寫了好多文章,是為了救更多的人。”

上海市虹口區第一中心小學的孩子們開展了一場主題為“‘潼’心啟航北外灘、徒步閱享蘇州河畔”的活動。浦江飯店、外白渡橋、上海大廈、世紀同框取景地、上海郵政博物館、河濱大樓,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都成為他們的課堂。

五(4)班的李思遠說:“行走在不同的建筑間,讓我對歷史的變遷有了更真實的感受。這次行走拓寬了我的視野,也讓我增長了不少歷史知識。”

上海市魯迅初級中學的學生們“打卡”了位於長春路319號的木刻講習會舊址。在這裡,他們一邊看展陳感悟魯迅精神,一邊聆聽老師講授的《道德與法治》學科中《守望精神家園》這一課,探究魯迅先生倡導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原因。現場大家還各抒己見,探討如何使用木刻技藝進行創作,用木刻版畫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價值、弘揚中國精神。

“在體驗版畫制作的過程中,我體驗到這需要百分百的細心和耐心,一刀一刻都要格外小心,這就是一種工匠精神吧!今天我也知道了魯迅先生的另一個身份,他是‘中國新興木刻版畫藝術之父’,在那個大多數群眾不識字的年代,可以說木刻版畫相當於‘看圖識字’,為中國革命宣傳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一位學生在課后如是說道。

上海財經大學附屬北郊高級中學的學生們探訪了河濱大樓和上海總商會舊址。在河濱大樓前,同學們通過隨機訪談市民,了解到市民和蘇州河的故事﹔在上海總商會舊址前,同學們通過一面牆兩種不同顏色,了解到建筑更新背后的人與事。

一位學生說:“走出課堂來到城市的建筑前,關於這裡的歷史和變遷變得立體起來。此外,隨機訪談市民我覺得相當鍛煉自己的膽量,而且這樣的訪談能夠收獲到不一樣的故事。”

其實,虹口不同階段學校開展的這些活動,正是虹口教育推行行走的“虹課程”的生動縮影,更是虹口教育深入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真實寫照。

據介紹,為回應全域“大思政課”的建設方針,落實“雙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要求,基於虹口“文化三地”資源優勢,虹口區教育學院打造了貫穿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四學段的行走的“虹課程”。截至目前,行走的“虹課程”已歷經初始版、1.0版、2.0版三個版本的升級迭代。

行走的“虹課程”構建了“十線十景”,作為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通過開發設計每個景點的教育元素,打造多層次、多維度、多時空的區域行走課程。行走的“虹課程”分為區本通識課程、校本特色課程、學生榮譽課程三大類。課程從16所重點推進校展開,並逐步在區域層面全面鋪開,進行中小幼四個學段貫通實施,以線上線下、校內校外、課內課外等多種形式開展學生行走活動,構建“區教育局—區教育學院—基層學校”三級聯動運行機制,在學科融入、項目化學習和行走體驗中創新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形式,豐富新時代思政教育實施途徑與方式,為青少年筑起一條“紅色成長鏈條”。

行走的“虹課程”獲上海市德尚一等獎、長三角德育創新優秀成果等,多次舉行區域成果展示會。作為虹口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品牌之一,行走的“虹課程”構建虹口特色課程體系,賡續“虹”色血脈,凝聚前“行”力量,不斷擴大市區影響力,如今已經成為虹口育人名片。

虹口區教育學院表示,行走的“虹課程”從實踐視角體現全員、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切合當前“雙減”政策、學生社會實踐和綜評的現實需要,實現了區域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校內外的有效聯動,切實落實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來源:上海虹口)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