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批一期醫療援疆人才王吉林:滬喀同心 “消”疾“化”症
編者按:自2023年4月至2024年10月,上海第十一批第一輪“組團式”醫療援疆專家即將完成援疆工作。一年半裡,19位醫療援疆專家以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喀什二院”)為陣地,結合“喀什所需”“上海所能”,發揮學科優勢、專業優勢、集體優勢,為喀什二院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進一步推動喀什地區醫療衛生水平提升,提升群眾身心健康、生活福祉,著力將喀什二院打造成為南疆醫療高地。滬喀共建,杏林流芳,值此第一輪醫療援疆專家即將返滬之際,上海援疆公眾號將持續報道19位醫療援疆專家事跡,全景式展現上海“組團式”醫療援疆的最新進展與豐碩成果。
王吉林作為上海市第十一批第一期醫療援疆隊員,擔任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喀什二院”)消化科主任的每一天,就盡己所能做好援疆工作:手把手帶教3名徒弟、參照后方醫院發展模式優化亞專科的設置、帶著科室成員學習研究小腸疾病診治熱點、打造南疆最規范的炎症性結腸炎診治中心……他把希格拉底誓言深深地烙印在這座邊疆小鎮,用實際行動書寫自己的“援疆三問”,造福喀什地區患者。
優化亞專業設置 培養核心技術團隊
王吉林初到喀什,以“來了就要干好”的想法,第一時間進入科室,積極開展學科調研,迅速為消化科發展“把脈問診”。他通過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后,決定以人才培養為著力點,構建消化科亞專業人才梯隊,為消化科亞專業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並參照仁濟醫院模式,優化亞專科設置,給每位醫生設定了比較合理的亞專業方向,鼓勵年輕醫生在自己的亞專業方向積極自主學習+適時外出進修,並結合喀什地區高發病種,著重建立幾個核心醫療團隊,如ERCP團隊、消化道早癌診療團隊、重症肝炎診療團隊、炎症性腸病團隊等。他組織科室人員堅持每周業務學習,匯報病例、分享最新診療指南、國內消化道疾病診治熱點,以此提升整體業務水平。
同時,他還和內鏡室顧廷主任共同加強消化科病房與消化內鏡之間的融合,為內鏡診療提供有力支撐,力爭使得消化科病房醫生100%掌握基礎內鏡技術。通過他們1年多的努力,科室技術團隊基本成型,業務量大幅增長,病房出院病人數2023年增長了65%,今年上半年又在去年基礎上增長了40%,床位使用率從去年4月份的80%增長到現在的120%,CMI指數從去年4月份的0.78增長到現在的0.92,ERCP的數量大幅增長,在全疆排名從第56名提升至第12名,人工肝治療已經實現常態化開展,並在南疆地區構建了較為明顯的優勢。
滬喀攜手 提升科室實力
為進一步提高喀什二院消化科的診療能力,王吉林與后方醫院積極對接,在喀什二院成功舉辦滬喀消化論壇及難治性消化系統疾病診治新進展學習班,並與疆內外一批知名專家教授簽訂了名家工作站及客座教授協議。滬喀消化論壇的舉辦和系列專家工作站的簽署,是組團式援疆的深化和拓展,為喀什二院消化學科理論與實踐成長注入新的元素,對於提升消化系統疾病的診療水平、優化醫療資源配置、促進醫療服務的公平具有重要意義,也讓患者能夠獲得更加同質化、規范化的診療服務。
上海“組團式”醫療援疆也在喀什當地深入人心,獲得了當地群眾的信任。去年,消化科接診了一位重症急性胰腺炎、並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情況非常危急。患者家屬出於種種考慮,想要轉診去烏魯木齊的醫院,科內其他醫生勸說都未果。王吉林醫生認為,患者情況緊急,很可能撐不到烏魯木齊,於是耐心和患者家人又進行了深入交流。王吉林說,在他的一番溝通下,患者家屬同意留在喀什二院診療,並說了一句讓他至今非常難忘的話:“我們相信上海援疆,相信仁濟消化。”最終,這名患者順利轉危為安,重獲健康。
培養核心技術人才 著力培養臨床科研能力
為強化“師帶徒”,王吉林主在喀什二院帶教了三名徒弟,從診療技術的精進、臨床思維的培養,到臨床科研能力的提升,王吉林都給予了他們全面而細致的指導。經過一年多的悉心培養,這三名徒弟在臨床實踐與科研探索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進步與收獲。在臨床上,一名徒弟掌握了胃腸鏡基本操作並成為炎症性腸病亞專科核心人員﹔一名徒弟在全面掌握胃腸鏡基本技術的基礎上能獨立開展食管靜脈曲張的內鏡下套扎治療並初步掌握了
基本操作﹔一名徒弟進修后掌握了技術,成為核心技術人員。在科研方面,三名徒弟已取得了顯著成果:他們成功發表了一篇SCI論文和一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另有兩篇SCI論文正在投稿過程中。此外,他們還中標了一項院級課題,並申報了一項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一名學員成功入選喀什二院高原高峰人才計劃,一名學員入選喀什二院能力提升人才計劃。一名學員入選自治區醫學會消化分會委員和喀什地區消化學科副主任委員。
王吉林在科研方面以建立臨床隊列為抓手,培養臨床科研思維,目前已經建立潰瘍性結腸炎隊列,自身免疫性肝炎隊列,人工肝隊列等,圍繞這些隊列,已經以喀什二院為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1篇,實現了科室SCI論文0的突破,中文核心期刊一篇,另有2篇SCI論文在投,人工肝方面拿到了一項公益基金,自免肝方面申報了一項天山英才項目,潰瘍性結腸炎方面申報了一項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科室的兩位副主任均拿到了醫院的高原高峰計劃,科室的臨床科研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另外,科室的兩位副主任均順利入選新疆自治區醫學會消化分會委員和消化內鏡委員,提升了在新疆自治區的影響力。
前瞻性設立炎症性腸病亞專科 建立比較優勢
“炎症性腸病在喀什地區並不少見,但缺乏規范化的診療中心和診治團隊,藥物也僅有一種。過去,有很多病例無法得到有效的診療,我決心改變這一現狀。”王吉林說。他充分發揮自己所長,在喀什二院打造了一支專業的炎症性腸病診治團隊。
王吉林一方面組織團隊對過往3年確診的炎症性結腸炎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復查,幫助科室積極尋找病源,建立起潰瘍性結腸炎的隨訪隊列﹔另一方面著重加強團隊的培養,通過為團隊成員授課,培養他們的鑒別診斷思維,並著重教授炎症性腸病的規范化診斷與治療方法。同時,他成立了炎症性腸病多學科診療團隊,搭建起了炎症性腸病規范化診治平台,並與國內著名炎症性腸病專家簽訂了客座教授協議,積極尋求后方保障與支持﹔另外,還引進了炎症性腸病系列藥物,如免疫抑制劑硫唑嘌呤和新型生物制劑維得利珠單抗等,全方面滿足不同炎症性腸病患者的用藥需求。
隨著亞專科的建立,這一優質的醫療資源不僅造福了喀什地區群眾,南疆其他地區的患者也慕名而來。目前距離最遠的一名患者來自和田,他服用一般藥物已經沒有效果,而在用上了喀什二院新引入的生物制劑后,兩次就已經有明顯改善,目前已服用四次,症狀已經基本消除。還有一位患者,原先每日腹瀉達一、二十次,其他藥物治療均無效果,在喀什二院使用生物制劑治療后,目前每日已控制到4次左右。患者激動地告訴王吉林,在原先的身體狀況下,根本“寸步難行”,如今他的生活質量已經有顯著的提高。
在喀什二院,王吉林從一名普通醫生變身為技術的推廣者、診療的規范者和科室的管理者,對他而言既是新的挑戰,也是人生不可多得的鍛煉機會。“援疆一年半,這段經歷無疑是我人生中的寶貴財富。在這片廣袤而神秘的土地上,我不僅見証了新疆的自然風光之美,更深刻體會到了民族團結的力量和援疆工作的深遠意義。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將始終心系新疆,心系喀什,努力擔當滬喀消化使者,架起滬喀消化交往交流的橋梁,繼續為喀什二院消化科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王吉林深情地說道。
(來源:上海援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