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專題

第十一批一期醫療援疆人才楊昭志:精准綻“放”生命之“光”

2024年11月13日11:16 |
小字號

編者按:自2023年4月至2024年10月,上海第十一批第一輪“組團式”醫療援疆專家即將完成援疆工作。一年半裡,19位醫療援疆專家以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喀什二院”)為陣地,結合“喀什所需”“上海所能”,發揮學科優勢、專業優勢、集體優勢,為喀什二院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進一步推動喀什地區醫療衛生水平提升,提升群眾身心健康、生活福祉,著力將喀什二院打造成為南疆醫療高地。滬喀共建,杏林流芳,值此第一輪醫療援疆專家即將返滬之際,上海援疆公眾號將持續報道19位醫療援疆專家事跡,全景式展現上海“組團式”醫療援疆的最新進展與豐碩成果。

當楊昭志醫生接到醫院的援疆任務通知時,他立刻與妻子商討並決定報名參加援疆工作。盡管家中有剛上初中的大孩子和兩個剛上小學的孩子,他的妻子還是堅決地支持他前往喀什。在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喀什二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他迅速融入喀什二院腫瘤科的工作。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楊昭志與腫瘤科的同事們攜手合作,通過實施放療新技術、學習和遵循規范指南、提供優質醫療服務、推動人才培養以及合理規劃學科發展等措施,使得喀什二院腫瘤科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圖片

上海援疆助力 精准放療技術落地喀什

喀什二院在2020年通過上海援疆資金購置了一台國產聯影uRT-linac506C加速器。然而,直至2023年4月,接受治療的患者數量依舊寥寥無幾。楊昭志醫生與腫瘤科核心團隊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交流,發現大家在選擇放療患者、勾畫放療靶區、保護正常組織器官以及放療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保証等方面存在知識空白。這導致許多需要放射治療的患者未能得到及時治療,從而延誤了病情的控制。

在楊昭志的引領下,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接受精准調強放療的患者數量已超過450例。醫院新拓展的治療病種包括胰腺癌、皮膚基底細胞癌、頭頸部腺樣囊性癌、喉癌等多種根治性放療。此外,楊昭志在新疆地區首次實施了海馬保護的全腦放療技術,在南疆地區首次開展了成人全腦全脊髓放療和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技術。特別是對於多發腦轉移、肝轉移等高難度的立體定向放療,醫院也取得了成功。這些成就使得當地患者無需離開喀什或新疆,就能享受到與上海同等水平的醫療技術。

圖片

52歲劉先生曾飽受肺癌多發腦轉移帶來的痛苦,顱內9個病灶,最大一個病灶直徑達25毫米,被告知需要進行全腦放療。“全腦放療,會不會變傻?”成了劉先生和家人最擔心的問題,對全腦放療這一治療方案一直猶豫不決。楊昭志了解了劉先生和家人的顧慮后,盡心安撫他和家人同意了這一方案。經過海馬保護的全腦放療后,如今他的腦內病灶明顯縮小並逐漸趨於穩定,生活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改善。這是喀什二院實施的首例肺癌多發腦轉移患者海馬區域保護的全腦放療,也是該技術在新疆的第一次應用。

喀什地區的宮頸癌發病率居高不下,且患者往往在病情較晚階段才尋求治療,導致手術機會極為有限。宮頸癌的規范治療方法包括宮腔內近距離放射治療和外照射。不幸的是,喀什地區尚無醫院配備能夠執行精准放療的三維后裝治療機。在楊昭志的推動下,目前正計劃利用援疆資金引進喀什地區首台三維后裝治療機,這有望解決當地宮頸癌治療難題,顯著提升治療效果,增加患者的生存幾率,助力實現2030年國家癌症防治目標。

多學科聯合診療 先進理念植根喀什

前來喀什二院腫瘤科就診的患者大多數為局部晚期或已發生轉移的病例,這些患者通常已失去直接手術的可能。腫瘤科主導,聯合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學科團隊進行綜合會診和深入討論,旨在為那些經過新輔助化療或放療后腫瘤縮小的患者重新開啟手術的可能性,同時也為局部晚期乳腺癌和腸癌患者提供了保留器官的治療方案。該科室還實施了直腸癌術前同步放化療、食管癌術前放療以及乳腺癌、胃癌的術前化療等治療策略。通過這些具體案例,腫瘤科和外科醫生得以深入實踐多學科綜合治療的理念,並深刻領會規范的多學科治療的重要性和價值。

圖片

一位89歲的維吾爾族老人,面部因腫瘤侵蝕導致的潰瘍長達三年,初至醫院時,便由上海援疆專家、口腔頜面外科主任孫昊接診,在耐心聽取大爺的敘述后,病理活檢確診為基底細胞癌。孫昊立即邀請同為上海援疆專家的腫瘤內科主任楊昭志開展聯合會診。經過放療后潰瘍愈合,復診時他激動地表示:“我告訴我的鄉親們,上海的醫生治好了我的病。”

42歲的買買提明因結腸癌導致腸穿孔,在急診接受了腹壁造瘘手術,經過化療后腫瘤明顯縮小,重新獲得了根治性腸癌手術的機會。但腹部的造瘘口讓他苦不堪言,嚴重影響了家庭生活和人際交往,希望能夠關閉造瘘口。第十一批上海援疆醫療隊領隊、喀什二院院長陳尉華了解該患者復雜的病情后,主持了一場由腫瘤內科牽頭,普外科、消化內科、影像中心等院內10名專家參與的多學科會診。在完成術前准備后,喀什二院普外科主任王洪成為患者成功實施了手術,腹壁上的造瘘口也成功關閉,康復后的他和妻子的幸福笑容感染了整個病房。

區域聯動 提高地區的、規范化診療水平

喀什地區下轄一市十一縣,其中部分縣城與喀什市的距離接近三百公裡。各縣級醫院成立腫瘤科的時間跨度較大,最長的不過五年,而最短的則不足一年。這些科室普遍缺乏專業的腫瘤科醫師。作為喀什地區腫瘤治療的核心機構,喀什二院腫瘤科一直致力於協助和指導各縣醫院開展標准化的診療服務。楊昭志醫師及科室核心成員遍訪了各縣級醫院的腫瘤科,深入了解了它們的現狀和需求。通過互聯網平台,他們建立了學習交流群組,邀請各縣醫院參與線上線下超過六十次的業務學習活動,並為他們提供工作指導以及放射治療患者的轉診服務。這確保了縣鄉患者能夠及時接受規范化的治療,使得喀什二院成為名副其實的地區腫瘤治療中心。通過市級與縣級醫院之間的合作聯動,喀什地區的規范化診療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

在一次前往巴楚縣的查房過程中,楊昭志發現了一例乳腺癌腦轉移,頭痛惡心,身體偏癱的病例。患者在幾個醫院就診,醫生均表示無能為力,楊昭志就將患者帶回喀什二院治療。治療過程中採用了局部放療聯合小分子藥物吡咯替尼及卡培他濱的“組合拳”新療法,這一療法也是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射治療中心郭小毛教授、俞曉立教授、楊昭志教授研究團隊領銜完成的最新成果,可大幅降低顱內1年內的疾病進展風險,顯著提高患者的無進展生存率。4個月后,患者右側小腦病灶顯著縮小,她也是南疆地區首位接受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的乳腺癌腦轉移患者。

科研護航 培養創新型人才

楊昭志將建設一支本地醫療團隊作為其援疆工作的核心任務之一。他深信人才是科室發展的核心要素,因此,他組織了定期的業務學習活動,確保團隊成員能夠熟練掌握各部位腫瘤的診療知識和規范。通過實施嚴格的專業分組,並借助師徒制的培訓模式,楊醫生對各組的核心成員進行了細致的指導。

圖片

經過一年半的系統培養,徒弟們已能獨立完成各自專業組內腫瘤的靶區規劃和放射治療工作。例如,米可熱木醫生已能獨立執行食管癌的放射治療,而布扎瓦爾醫生則能獨立進行宮頸癌的外照射治療。在楊昭志醫生的不懈努力下,科室連續兩年派遣兩名醫生赴復旦腫瘤醫院深造,其中一名醫生在進修期間成功考取了復旦大學委托培養的定向碩士研究生資格。此外,科室還吸納了兩名腫瘤學專業的規培碩士,顯著提升了研究生在科室中的比例,加強了人才梯隊的建設,為科室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回顧過去一年半的歷程,楊昭志始終堅守著服務新疆人民、辦好新疆事務、結下新疆情誼的信念。他的敬業精神和深情投入贏得了患者的滿意和信任,他們的滿意和認可也更加激發了楊昭志醫生全心全意為喀什人民服務的熱情。“風物長宜‘放’眼量,我在新疆所遇到的風土人情,所開拓的學術眼界,將是未來工作取之不竭的寶藏,而我對援疆工作的承諾將永遠持續。”楊昭志說。

(來源:上海援疆)

(責編:葛俊俊、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