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專題

第十一批一期醫療援疆人才顧廷:勵“鏡”圖治,篤行致遠

2024年11月13日10:52 |
小字號

編者按:自2023年4月至2024年10月,上海第十一批第一輪“組團式”醫療援疆專家即將完成援疆工作。一年半裡,19位醫療援疆專家以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喀什二院”)為陣地,結合“喀什所需”“上海所能”,發揮學科優勢、專業優勢、集體優勢,為喀什二院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進一步推動喀什地區醫療衛生水平提升,提升群眾身心健康、生活福祉,著力將喀什二院打造成為南疆醫療高地。滬喀共建,杏林流芳,值此第一輪醫療援疆專家即將返滬之際,上海援疆公眾號將持續報道19位醫療援疆專家事跡,全景式展現上海“組團式”醫療援疆的最新進展與豐碩成果。

有這樣的“鏡子”,它體積微小,卻能量極大,能輔助醫生一窺消化系統“天機”,從而幫助診療,使患者早日恢復健康。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喀什二院”)的消化內科內鏡中心主任就是這樣一位“掌鏡人”,他以自己精湛的專業技術、盡心的服務理念,將消化內鏡這一名片越擦越亮,讓更多患者的消化系統、健康之路更加暢通無阻。

填補技術空白 提高技術服務水平

顧廷結合喀什二院條件,在后方華東醫院和仁濟醫院消化內科、內鏡中心的指導下,引入超級微創理念,通過內鏡套扎和硬化劑注射等治療解決內鏡診療常見病,造福廣大患者,填補當地技術空白一項,並以此申請了上海市科委的技術推廣項目課題,目前喀什二院內鏡下套扎治療數量已達到南疆第一水平。

同時,顧廷主任積極開展消化內鏡治療日間病房工作,把胃腸道息肉、內痔內鏡下治療病人引入日間病房。他將此前在華東醫院消化內科日間病房擔任組長時累積的經驗,應用於改善病房管理模式和提升服務理念,在減少醫療資源消耗的同時,簡化了患者的治療流程,縮短了等待時間,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圖片

此外,顧廷主任積極推廣內鏡下多種治療技術,提高內鏡三、四級治療性操作數量,通過與各兄弟科室的無間合作和共同努力,2023年內鏡工作量較2019年翻倍,2024年第一季度ERCP的數量較2023年第一季度提升了25倍,在全疆排名從第56名提升至第12名,進一步提高了內鏡診療技術的“含金量”。針對南疆地區肝硬化發病率較高的臨床現狀,他還引進組織粘合劑,開展套扎聯合硬化劑+組織粘合劑內鏡下止血治療,提高對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診療能力。並開展經口小腸鏡檢查,同時立項引進膠囊內鏡,完善了常規胃腸鏡檢查的盲區,提高了小腸疾病的診治能力,並填補了當地技術空白。2024年7月華東醫院脂肪肝規范化診療中心喀什分中心、華東醫院內鏡中心喀什分中心的挂牌,也為學科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助力。

圖片

加強內鏡培訓 不斷拓展人才儲備

顧廷在來到喀什二院初期,在了解科室環境后,他發現消化內科能夠開展內鏡技術的醫師十分有限,在和仁濟醫院消化內科王吉林主任共同討論后,本著病房+內鏡中心,1+1>2的出發點和管理理念,制定了內鏡學習的輪轉制度,力求讓所有消化內科醫師都有機會學習掌握消化內鏡診療技術,以提高消化內鏡的操作能力和消化學科診療水平,目前消化內科醫師內鏡操作掌握率已提高133%。

顧廷帶教了2名學員,分別是瑪伊熱·圖爾蓀主治醫師和阿孜古麗·阿布來提住院醫生,從診療技術、臨床思維到臨床科研等方面進行全面指導。瑪伊熱本身基礎功底扎實,也十分渴望上進,她說:“此前一直沒有引路人帶我繼續進步,感謝顧廷主任,對我在專業上的培養,以及給我許多深造的機會。”目前,瑪伊熱醫生通過外出進修已經掌握人工肝技術,填補了喀什二院的技術空白,造福當地患者。同時也入選了醫院的儲備干部、骨干人才培養計劃。阿孜古麗醫生臨床知識和教學技能均得到了提高,目前已經成為了內科基地的優秀帶教老師。2024年入選了新疆少數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養計劃和醫院人才能力提升計劃。她們的科研能力也進一步提升,近一年中標院級課題一項,申報自治區課題二項,投稿SCI一篇,並參與自身免疫性肝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隊列的建立,逐漸成長為科室的年輕骨干。

科室緊密合作  開展多項聯合診療

除了教學培訓在診療方面,顧廷主任也和各相關科室有著廣泛的合作。一個周日早晨,神經內科援疆專家王主任打來電話:“我們科室有一個患者持續性的黑便,目前輸血治療后生命體征仍然不穩定,血色素持續下降,麻煩幫我們會診一下。”“好的,馬上來!”放下電話,顧主任立刻趕往神經內科病房。

患者是一位40多歲的維族女性,因突發雙目失明來院就診,CT檢查發現轉移性惡性腫瘤侵犯腦部,全身多處骨質破壞,目前正在積極查找原發病。入院后患者出現持續性柏油樣黑便,並出現嚴重貧血,這是典型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狀,患者的凝血功能也出現了障礙,可能合並血液系統疾病,隨時可能危及生命,情況相當緊急。二位援疆專家,在患者床邊進行了查體和討論,當即決定在予以禁食、抑酸、補液、輸血治療后,進行急診胃鏡檢查。

顧廷主任操作胃鏡發現,胃腔有大量紅色血液和血塊,視野極其不清,在反復沖洗並吸引后,在患者胃體近賁門處發現了正在滲血的潰瘍病灶。“立刻准備高頻電凝止血!”由於患者合並凝血功能障礙,使得止血治療變得非常困難,但在顧主任的積極治療和沉著冷靜的指揮下,內鏡室的護士積極配合,最后終於將出血的血管通過高頻電凝止血成功,並用金屬夾關閉了創面。看到患者逐步穩定下來的生命體征,在場的醫護人員都深深舒了一口氣。之后患者回到神經內科治療,未再出現黑便,血色素也有所上升,出血病情的穩定為后續查找病因爭取到了時間。經血液科會診,並行骨髓穿刺發現了血液系統腫瘤,患者轉至血液科進行原發病治療。

胃癌和結直腸癌是消化道腫瘤中常見的腫瘤,也是南疆地區相對多發的消化道腫瘤。顧廷在消化內鏡診療中發現,由於南疆地區各族群眾早篩意識相對薄弱,導致不少消化道腫瘤患者就診時已是中晚期,往往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為了更好地滿足患者高質量、更便捷的就診需求,提升患者就醫體驗,由消化內科、普外科、腫瘤科、中醫科援疆專家牽頭,組建了消化道腫瘤MDT團隊,依托上海援疆的資源優勢,將以往的“單科單治”改變為“多學科協作”的診療模式,使手術、化療、放療、靶向及免疫等多種治療手段有機有序地結合在一起,全程科學地為患者量身打造最為科學的個性化、綜合治療方案,顯著提高患者的就醫質量。目前消化道腫瘤MDT會診已常態化開展,並開設消化道腫瘤MDT門診,患者隻需要挂一個號,就能同時看多位學科專家,真正享受“一站式”精准診療服務。

圖片

整合前后方資源 助力老年科學科發展

華東醫院是以干保和老年醫學為特色的醫院,而這也也是喀什二院的薄弱項目。在顧廷醫生的牽線下,喀什二院老年科到華東醫院考察交流,回喀后,科室迅速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能級提升,設置了適老化的通道,安裝了適老化的設備,老年患者的就醫體驗大大提升。

“過去,我不太願意來醫院看病,就是因為設施不太方便,來一趟有些‘遭罪’。現在一切都方便多了。”一位老年患者激動地對顧廷說。

顧廷結合醫院優勢資源,聯合喀什二院老年醫學科、全科醫學科開展了老年居家健康自我管理手冊的推廣應用,並向周邊縣鄉輻射,累積覆蓋人群約10萬人,取得了良好的反響。2023年10月,華東醫院老年綜合評估工作站也順利落戶喀什二院,為老年科的規范化診療、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打下了堅實基礎。 

圖片

一年半來,顧廷以華東醫院“樂於奉獻,勇於開拓,關愛生命,追求卓越”為行動指南,加強了喀什二院消化內科、內鏡中心和兄弟科室的緊密合作,使醫院消化系統疾病診療水平、科研能力和醫療服務理念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在喀什二院,我悉心打造好了消化內鏡這面‘小鏡子’,而這段援疆經歷是我以后人生之路的‘大鏡子’。我將常常面對這面鏡子,以正衣冠,以振精神,今后將繼續努力為各族人民的衛生健康事業添磚加瓦。”顧廷說。

(來源:上海援疆)

(責編:葛俊俊、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