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人民城市建設的成色,每一個具體的“人”的感受,是最好標尺
一座人民城市的24小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首次提出人民城市理念,成為這座城市建設發展的根本遵循。
人民城市,一定是以人民為中心。檢驗人民城市建設的成色,每一個具體的“人”的感受,是最好的標尺。
記者選擇上海尋常的一天,走進8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看看這24小時裡,他們在這座人民城市的舞台上,演繹了怎樣的精彩?
6:30,黃興路621號小區
陳志沖和妻子張華鳳吃完剛蒸好的燒賣,篤悠悠出了門。沿著黃興路走幾分鐘,就到了鳳南一村。
“蠻好蠻好,在打地基了。”鳳南一村去年啟動了拆除重建意願征詢,今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陳志沖夫婦搬出來后,在附近黃興路找了房子租住。如今,幾乎每天吃完早飯,夫婦倆都要來工地,看看新家建設的進度。
鳳南一村建於上世紀50年代,房屋老舊。談起在鳳南居住的20多年歲月,陳志沖笑著說:“6家人合用一個廚房,以前早上蒸不了燒賣,隻能出去買早飯。5家人合用兩個馬桶,當中隻有塊木板隔斷。”
張華鳳在一旁直搖頭:“我很少在樓裡上廁所,太臟了,寧願走十幾分鐘到旁邊菜場的公廁。”
兩口子很樂觀,家裡居住條件不好,就多去環境好的地方走走。這些年,他們倆養成了去楊浦濱江散步的習慣。18號線坐上三站,丹陽路站下,非常方便。
楊浦濱江風景越來越好了。陳志沖是上鋼二廠的老職工,看到那兒的老工廠、舊倉庫逐漸都改造成了商場、博物館、藝術中心,心裡總盼著自家房子也能迎來改造。
如今,夢想成真。小區重建完成后,他們將搬進嶄新的現代化高層住宅,獨享45平方米的“一門關”房型。小區一樓還將設置社區食堂、衛生服務站等社區服務設施。在外過渡期間,他們每個月還能領4500元補貼。
陳志沖夫婦天天都開心得不得了,恨不能一天去工地看個七八回。這天早上,他們在工地又碰到了同樣來“視察”的老鄰居們。
“有些老鄰居租房搬到其他地方去了,蠻遠的,也經常回來看,大家都盼著早點搬進自己的新房。”陳志沖說。
8:30,小南門地鐵站
席愷媛走出9號線小南門站。站口,一輛灰綠相間的巴士就已准時等候。
在南外灘濱江沿線一家金融企業工作的席愷媛和其他白領們,出示公司工牌,就可免費上車搭乘。10分鐘左右,就能直接抵達辦公樓下。
上海南外灘地區,矗立著十多幢億元樓,不少著名金融企業都在這裡辦公,每天有3.5萬多白領出入。但地鐵站到公司有一公裡多的距離,卻沒有公交線路,白領們以前要步行或騎共享單車上下班,刮風下雨天特別不方便。
令席愷媛驚喜的是,沒過多久,黃浦區小東門街道就與金融社區裡的共建企業合力引進了“南外灘金融直通車”短駁項目,解決了通勤路上“最后一公裡”難題。
“發車頻次高、運行時間長,就算晚上加班也不怕沒車坐,停靠的站點就是公司樓下,特別方便。”席愷媛說,從此她的上班路變得舒心便利。
但接駁車只是一方面。在席愷媛看來,工作在南外灘金融社區,幸福感來源於很多方面。
有時,她會去參加公司附近的黨群服務站專為白領打造的“午間一小時”主題活動,中秋兔子燈、香薰蠟燭手作、曼達拉編織、攝影講座等課程豐富有趣。輕鬆愉快的一個小時,不僅能釋放壓力,還能為下午的高效工作注入力量。
她還會與同事相約去公司樓下的外灘金融都市運動中心的健身房鍛煉,一邊揮洒汗水,一邊釋放壓力,“每小時3元,性價比很高。”
最近一年,公司和園區裡還開展了多次健康講座,來自三甲醫院的醫生上門,為白領提供便利的健康醫療服務。
“雖然有時工作很累,但這麼多貼心的公共服務,讓我覺得在這裡上班,不只是生存,而是生活。”席愷媛說。
11:00,楊浦區社會福利院
剛結束上午的培訓班,王程沒有休息,轉頭就開始查房了。
楊浦區社會福利院裡住著500多位老人。檢查中午就餐情況、衛生質量,解決老人間的摩擦矛盾……林林總總,查房時都要留心。
“爺叔的吞咽能力沒問題,不要按規程一口隻喂三分之一。這樣他吃得不舒服,后面兩位老人等得也急。”王程從護理員手裡接過午餐,一邊給老人喂飯,一邊教導護理員。
王程今年27歲,五年前從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就來到上海從事養老護理工作。憑借出色的技巧和表現,以及市、區兩級養老人才隊伍扶持提升政策的支撐,他於去年獲得了市五一勞動獎章,還成為全市首位作為重點人才引進落戶的養老護理員,引發了“破冰效應”。
現在,他是楊浦區養老護理人才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作為院內唯一的高級技師,將所學所獲分享給護理團隊,帶領護理員們向職業化、專業化、綜合化發展。
“對養老行業的支持政策越來越好,這行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王程說,“我們院裡現在有30%的護理員是年輕人,剛入行的時候,這個比例大概是5%。”
今年,王程和同樣從事養老工作的女朋友結婚了。兩人正謀劃著,在單位附近買套房,在上海安下自己的小家。
“讀大學時,從沒想到有一天能在上海安家。在上海這些年,才知道這裡機會那麼多,對我們年輕人那麼包容。”王程說。
13:30,外岡鎮一處農田
坐在田邊,丹尼開始了充滿野趣的創作。“我也不知道最終會畫成什麼樣,我習慣跟著感覺走,不給自己設限。”他說。
丹尼來自荷蘭的一個小鎮,是一名藝術家。12年前,他為愛奔赴他鄉,兩人現在定居嘉定區外岡鎮。
12年過去,丹尼現在覺得,上海也是他的家了。他會說“儂好”。他做起了公益美育,帶著50多個家庭參加鎮裡舉辦的“帶著爸爸去種田”活動,在寶龍美術館、“我嘉·鄰裡中心”牽頭親子家庭創作。
他的畫作《視海為家》被展示在第七屆進博會上,用溫馨的色彩和簡約的線條勾勒出東方明珠、陸家嘴“三件套”和黃浦江。不少上海觀眾得知這幅畫的作者是老外都大吃一驚,“怎麼能把上海描繪得這麼精准,太好看了。”
定居外岡鎮,丹尼感知到的是宜人的環境,有煙火氣的生活,還有友好的鄰居。在他的視野裡,沒有市區、郊區的界定,“上海的公共交通很發達,想要去市中心逛逛,或是去浦東國際機場坐飛機,都很方便。”
現在,丹尼連午餐都從三明治變成了上海湯面。他覺得,一碗熱湯面是最能撫慰心靈的,正如這座充滿溫情的城市。
15:00,外灘街道城運中心
“河南南路九江路,東南角,大概有五六輛共享單車停在路口,請街面協管員迅速前往處置,同步打開‘單兵系統’。”
外灘街道城運中心監控組當班負責人王雅靜在后台大屏上看到現場情況后,當即打開對講機,聯系街面佩戴“單兵系統”的工作人員。8分鐘后,工作人員已抵達路口,著手清運單車。
王雅靜說,看似隻有幾輛單車,但佔據了人行道就會把行人“逼”到機動車道上。這是個繁忙的路口,可能出現更大的安全事故。而且,按她的經驗,不及時清運,很快就會有更多單車停過來,屆時更不好處理。
外灘街道每天都有不間斷的大客流,平日常態化客流日均超30萬人次,節假日高峰時段轄區內單日客流超百萬。對城運中心工作人員來說,必須練就“火眼金睛”,迅速發現、解決事件。
哪個路口多出了違規停放的共享單車、哪個路段出現了大包沿街垃圾、哪家店門口突然有人群排隊聚集,王雅靜現在掃一眼監控大屏就能看出端倪,十幾分鐘就能和街面迅速聯動處理完一樁街面案件。
18:30,人民廣場亞洲大廈
夜幕降臨,“00后”西安女孩蘇北淮把行李箱存進地鐵站,轉身走向亞洲大廈。
這段路,迷上看劇的蘇北淮已經走過不知道多少次。大學期間,她幾乎每周末都“泡”在上海,畢業后為了方便看劇,還在上海工作了一段時間。
“看小劇場就得來上海,來上海就要來亞洲大廈。”蘇北淮說。
2019年,上海推出政策,允許寫字樓裡符合指標的非標准劇場轉換為演藝新空間。很快,上海第一個“星空間”小劇場便落地亞洲大廈。
小劇場模式更加靈活,更多原創劇目在此推出,一批批新人音樂劇演員在此成長。好戲不停,新戲頻出,蘇北淮和許多“音樂劇女孩”發現了這塊寶地,“自來水”般為之造勢。
就這樣,“垂直的戲劇街區”誕生了。大樓內的“星空間”數量已增至19個,招牌劇《阿波羅尼亞》演出超過1000場,依然一票難求。蘇北淮在亞洲大廈認識了許多“同好”,彼此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在上海,有劇可看,有友可聚,下次還要再來。”蘇北淮說。
21:00,西岸模速空間
在多數人已經下班回家的時候,酷愛科技的辦公室仍然熱鬧。
張佳維和同事們正復盤下午參與企業沙龍時,友鄰企業們介紹的最新技術成果。他的合伙人正與另一組成員熱烈地聊著當天下午與合作伙伴燦星的接洽情況。
張佳維是人工智能大模型企業酷愛科技的創始人。2023年9月,全國首個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模速空間在徐匯濱江成立。3個多月后,酷愛科技搬了進來。
入駐將近一年,張佳維看著模速空間內的大模型企業從30多家增至超百家,整個徐匯濱江則集聚了200多家大模型上下游企業,“這樣高度集聚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生態,對我們早期發展大有裨益。更何況,在這裡辦公,出門走幾步就能看到黃浦江,地段絕佳。”
也許是氛圍使然,在模速空間已經落成的一、二、三期辦公空間,不少會議室、公共洽談區深夜仍有年輕的身影在忙碌。
“大家不是為了加班而加班,有時候真的是不想打斷思路,或是頭腦風暴‘上了頭’,又或是看到北美、歐洲市場突然蹦出一個行業重磅消息。”張佳維說,“我們想在當下立刻把好奇心填滿。”
0:30,9號線桂林路地鐵站
深夜的地鐵站依舊燈火通明。上海地鐵維保供電分公司技術員高遠在悶熱昏暗的隧道中拼裝回流電纜。在他身旁,工務人員正抓緊拆除替換一段變形的鋼軌。
9號線是上海載客量最大的地鐵線路之一,兩端終點距離長、停運時間晚。按照首班車時間推算,高遠和同事們必須在凌晨3點30分之前完成鋼軌和相應路段回流電纜的重新鋪設,才能確保該線路當天准時安全運行。
僅3個多小時的窗口期,讓隧道內的氣氛繃得有些緊。這樣的夜晚,對於地鐵維保人員而言是常態。一年365天,從未間斷。
經過30余年的發展,如今上海軌道交通線網規模已達到831公裡、車站509座、列車保有量超過7500輛,全網工作日日均客流保持在1200萬左右。
有時,高遠在深夜巡道時,會迎面遇上同在巡道的工務技師。兩組人互相打個招呼,繼續前進。一聲招呼讓高遠知道,自己不是孤軍奮戰。地鐵維保公司每晚有1600多名員工值守在各基地、站點,還有2800多名施工人員開展夜間作業。
奮戰了一夜,清晨五點,高遠下班了。天還未亮,他搭上工程車返回申通地鐵集團專門為校招生提供、位於龍陽路地鐵站附近的人才公寓。這間設施完備、溫馨舒適的單身公寓,高遠每月僅需自費500元。
快到家時,朝陽穿透玻璃洒在臉上,“喊醒”了淺睡的高遠。他睜開眼,窗外是沐浴在金光下的中華藝術宮,耳畔似乎有首班地鐵運行的轟鳴聲——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記者手記
“視海為家”
上海24小時的精彩,是屬於這座城市每個人的。
有早晨在家定定心心吃燒賣、憧憬現代化新居的“小確幸”,也有不擔心通勤“最后一公裡”難題、刮風下雨都有保障的安穩。有反復刷音樂劇、與“同好”無話不談的暢快,也有緊跟時代脈搏、頭腦風暴至深夜的激情。
歲月靜好背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年輕的護理員在福利院悉心照護老人,城運中心工作人員在“城市大腦”輔助下迅速處理大客流帶來的種種挑戰,地鐵維保人員每夜奮戰守護城市脈動……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定居上海的外國藝術家敏銳地捕捉到這一理念,隻用簡約的幾筆就勾勒出《視海為家》。正因一份切身的感受和體會,無數在上海工作、生活的人都真真正正把上海當作了自己的家。
這些人,在無數個上海24小時,還在創造新的精彩。(記者 胡幸陽 吳越 舒抒 沈思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